第100章 誰讓自己是太子呢。(1 / 2)

“皇上,您說土豆每畝產量能有兩千多斤?”

“是的,如果不是朕親眼目睹,朕也不敢相信。”

在乾清宮中,弘治召集內閣閣老及戶部官員商議國事。

西山收獲的兩千多斤土豆,全都保留下來再次育芽種植,並擴大溫室麵積。

等明年春天再次豐收後,就可以適時大規模推廣了。

大臣們半信半疑,世上竟有如此高產的作物?

等到西山再次收獲土豆時,他們一定要親自去看看,到時候就能辨彆真假了。

“這土豆竟然有增強體質的效果,朕食用兩次後,感覺身體比以前更健壯了。”

朝臣們都覺得弘治皇帝有些誇大土豆的功效,按照他的說法,土豆不僅是糧食,幾乎成了神奇的靈丹妙藥。儘管如此,弘治的精神麵貌確實體現出明顯的改善。然而,不論土豆多麼優良,全國範圍的推廣還得等到明年。目前的困境是,朝廷再次陷入了財政危機。

今年的冬季異常寒冷,連綿的大雪導致許多房屋受損,原本糧食產量就不足,現在又出現了大量流民,各地紛紛向朝廷上奏,請求救濟災民。此刻,眾臣本應討論如何應對這場雪災,但他們並未商議,而是齊刷刷地看著弘治。

弘治察覺到眾人的眼神,心中疑惑這是什麼意思?又要動用皇家私庫的錢嗎?

弘治直言,皇家私庫同樣沒有餘裕。但大臣們依舊望向弘治,既然私庫沒錢,那麼太子應該有錢吧。弘治無言以對,對他們的厚顏感到無奈。大臣們低下頭,雖然覺得不好意思,但彆無選擇,救災刻不容緩。

弘治思考片刻,決定傳喚太子。朱厚照到來後,了解到情況,問道“還缺多少?”

韓文有些尷尬地回答“殿下,還缺四十萬兩,這些資金將用於救助災民以及明年為他們重建家園。”

“你們……唉!算了,我會讓穀大用給你們送去。”

朱厚照望著這些大臣,感到失望,想說的話終究沒有說出口。他們都知道道理,卻不去實踐。朝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麵臨財政困境,稅製改革迫在眉睫。然而,他們不敢輕易嘗試。

朱元璋英明神武,驅逐了異族,恢複了漢人的江山。但他並不擅長經濟管理。他建立的稅收製度存在諸多問題,這可能與他貧窮的出身有關,不願對百姓征收重稅,因此稅率設定得很低。根據朱元璋的計算,按照這套稅製運行,明朝一年的稅收正好等於一年的財政支出。但這僅限於理想狀況。

通常情況下,朝廷還會有一些非正常開支,如軍事行動、賑災、大型工程等。一旦遇到這些情況,朝廷的財政就會吃緊。實際上,大明朝並不貧窮,窮困的是朝廷。若要增加稅收,勢必觸動某些人的利益,比如朱元璋規定有功名者可以免交一定數量田地的稅,功名越高,免稅額度越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