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鐘樓,百貨商場(1 / 2)

古代計時既繁瑣又不精確,隻能大致估算。

大多數人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

專業計時工具包括日晷和刻漏。

日晷通過觀察晷針在晷麵上的影子來計時,精確到一刻鐘,即十五分鐘。

古人要表達精確時間非常困難,描述比一刻鐘更短的時間,常以一炷香或一盞茶的時間來比喻。

一炷香大約代表五分鐘,一盞茶則大約是十分鐘。

日晷隻有在晴天有陽光時才能使用,陰雨天和夜晚則無法計時。

另一種計時工具是刻漏,類似於沙漏。

刻漏不論白天黑夜都能使用。

但它操作不便,計時不準確,冬季還可能因凍結而失效。

白天尚有太陽可以大致估計時間,但夜晚時間難以判斷,於是產生了更夫這一職業,他們在夜間提供報時服務。

影視劇中,更夫打著梆子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實際上,更夫的打梆子和口號都有其講究。

晚上7點至9點是一更天,更夫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打梆子的節奏是一慢一快,連續三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