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綠皮火車遇急診(1 / 2)

北平火車站

這是一座氣派雄偉的建築,屬於新中國十大建築之一,哪怕到了2023年還在繼續使用,可見該火車站的實用性和前瞻性。

候車大廳裡,金采鳳拉著小兒子的手一直在叨叨叨囑咐個不停:

“七仔呀,出門在外你可得自己注意身體呀,千萬不要跟當地人打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千萬不要省錢,聽到了沒?”

林三七也不是不知好歹,笑著回道:“知道啦阿媽,我都已經23歲啦。”

“23歲怎麼了?23歲還是個小孩子,鬨,這是200塊錢你拿著,還有這些糕點餅乾,這是茶葉蛋,都是阿媽好不容易托人買來的,天氣太熱容易壞,你在火車上都可以吃完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林苦參卻是一臉淡定,反而有點點小遺憾:

“啊呀,我也就是工作走不開,否則真想跟小七一起去大西北走一遭,領略一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風景,想必一定是非常雄偉的。”

金采鳳聽了不高了了:“說什麼呢?兒子這是去工作,又不是去旅遊。”

“旅客同誌們,開往西安的6748次列車已經開始檢票了,請往3號檢票口檢票上車……”

火車站的高音喇叭在喊了,林三七蹭一下就站了起來:

“老豆,阿媽,我走了,伱們放心吧,我這麼大人了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好好好,早日平安歸來,有事就給醫院發電報,我們也能知道你在外麵乾嘛。”

“知道啦~~~”

林三七拎起一個背包,跟父母揮了揮手,轉身就走進了檢票口,身後是兩個依依不舍的老兩口。

林三七挺興奮,因為在2023年的火車都已經高鐵化了,哪怕是普速列車也是直達空調快車。

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說,沒有空調的那種老式綠皮車才是浪漫和文藝的象征,林三七骨子也多少有點文青。

林三七已經在幻想了自己坐在火車坐椅上,微風吹起他的頭發,這時候再來一把吉他唱一首抒情的小情歌,最好對麵坐著的是一群女大學生……

可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個白骨精。

當林三七通過檢票口,興衝衝來到站台上時卻傻眼了,看到的卻是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在拚了命的往車門上擠。

甚至還有不少人都在扒車窗往火車裡鑽,到處都是呼朋喚友、有喊著彆擠啦,有喊著你踩我腳啦,總之現場亂糟糟一片。

這場景,不就是八十年代南下打工時的火車站模樣嗎?怎麼59年也這樣?

其實這主要還是五六十年代的火車班次太少了,像前往西安的列車是隔天才有一班,哪怕再有出行限製,這麼多探親出差的人擠在一起,照樣擠出春節民工專列的感覺。

林三七心想自己完蛋了,單位給自己買的是硬座車票,在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廂裡坐上72小時,那不是要瘋了?

是的,讀者沒看錯,高鐵時代首都到西安隻要5個小時左右。

可是在蒸汽綠皮火車時代,首都到西安要走三天三夜72小時,還是硬座……

至於為啥不是臥鋪,因為林三七不夠資格,五十年代買臥鋪那都是需要一定級彆的,當然後來鬆了一些,隻有軟臥才有限製。

好不容易擠上火車,林三七發現車廂裡麵已經全部都是人,過道都被堵得嚴嚴實實。

“勞駕~~借過~~”

擠了半天,等林三七抱著個背包擠到自己的位置上時,發現位置上已經有人坐著了,還是一個老太太抱著小孩子。

這下林三七撓頭了,你說不讓吧與心不忍,新時代的好青年從小被教育要讓坐;

但你說讓吧,站上三天三夜,史泰龍來了都擋不住。

想到這裡,林三七默默退了出去,來到了火車連接處,火車已經慢慢開出站了。

林三七也沒功夫欣賞風景,而是來到了列車員休息室,在火車連接處旁邊的一個小房間。

林三七敲敲門:“列車員同誌你好!”

一個中年婦女列車員有點奇怪:“同誌,您有事?”

林三七也不廢話,開門見山說道:

“列車員同誌你好,我是首都中醫院的,這次是要去西北出差,你看車廂裡這環境,咳咳,我就想問一下,我能不能補一張臥鋪票?”

女列車員這時候臉耷拉下來了:

“同誌,咱們列車是要憑票乘坐的,你看廣大群眾連個坐票都買不到,你卻想搞個臥鋪?這也太……”

話還沒說完,林三七已經拿出一包紅糖來,一下子塞到列車員懷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