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長,謝謝了。”
說完,林三七從背包裡拿出一疊糧票塞到了李村長手裡:
“這是200斤全國糧票,我也幫不上你們什麼,這些糧票你收著,多少可以去城裡換點糧食。”
李村長歎了口氣,從旁邊的陳皮堆裡捧出一個陶罐:
“林同誌,這糧票我收了,我們山裡人也沒什麼好東西,這是60年份的陳皮,你拿著,自己泡茶煲湯都是最好的滋補品。”
林三七心裡真的挺感慨的,想到了一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好,李村長,保重!”
“黎同誌,保重!”
林三七在一個村民的帶領下,快速往後山跑去,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當供銷社的人開著拖拉機趕到梅江村時,整個村子都是靜悄悄的,連一點燈光都沒有。
供銷社負責人也不急,對著手下人吩咐道:
“大家分開搜,先把大卡車搜出來,人臟並獲不怕他們耍賴。”
有個職工開玩笑道:“領導,如果他們死不承認怎麼辦?”
“怎麼辦?這不正好?到時卡車沒收,反正他們也不承認是他們的,正好便宜了咱們,哈哈哈。”
一群人嘻笑著,然後沿著土路,打著手電,一路尋找大卡車。
然後幾個人反反複複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尋找了半天,哪裡還有什麼卡車影子?
彆說卡車了,連土路上都沒有汽車輪胎壓過的痕跡。
這時候供銷社每個人頭上都是大大的問號,大家都心想這是見鬼了?大卡車難道變成飛機飛走了不成?
畢竟土路到梅江村就斷頭了,再往前就是一條溪灘,前麵根本就沒辦法開車了。
不死心的供銷社負責人又敲響了李村長家的大門。
李村長打著嗬欠罵罵咧咧從屋裡走出來:“誰啊,半夜來敲門,家裡是死人了還著火了?”
老頭憋著一肚子火呢,正好可以指桑罵槐。
“李村長,是我,供銷社的老向,我問你,你們村今晚有沒有大卡車進來?有沒有人跟你們來交易陳皮?”
李村長一聽就火了,心想要不是你們,老子早就拿到糧食了,壞我好事?
“有個屁,老子好好睡著你們說我們半夜在賣陳皮?睜開你們的狗眼去瞧瞧,陳皮都在倉庫裡,連老鼠都不願偷,誰會大半夜來買陳皮?”
供銷社的負責人一聽臉都氣歪了,心想農民就是素質差,滿嘴噴糞。
不死心的供銷社眾人隨後真的去檢查了一下陳皮倉庫,發現倉庫裡雖然亂七八糟的,但陳皮一堆堆的存放著,顯然數量並沒有減少。
供銷社的負責人知道此事肯定有蹊蹺,但他也明白捉賊要捉贓,捉奸要捉雙的道理。
現在他什麼證據都沒有肯定奈何不了梅江村的人,更何況梅江村的農民也不是他下屬,根本不怕他。
看來隻能繼續埋伏在半路上,等那輛神秘大卡車自己出現了,他總要開出去的吧?
就這樣,當地供銷社隨後一直在半路埋伏了足足半個月,結果連隻蚊子都沒抓到……
林三七在村民們的帶領下,走了大半夜才走到了隔壁台山,這時候天空已經蒙蒙發亮了。
一晚上的刺激已經累得林三七連路都不想走了,從口袋裡掏出5斤全國糧票交到了帶路村民的手裡。
村民自然是千恩萬謝這才返回梅江。
好半天後,恢複了一點力氣,林三七走在山間小路上開始反思。
自己最大的問題不是收購陳皮不對,他穿越到59年,想搞的就是流量變現,當然是以賺錢為目的,這個沒錯。
錯就錯在自己太貪婪,在同一個地方待了6天,這就增加了自己暴露的風險。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個時代每個人神經都是高度緊張,一旦有什麼出格的行為第一件事情就是舉報。
錢是賺不完的,59年的物資也是收不完的,良心不能太凶,應該堅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大不了明年後年再來收購唄,反正自然災害才第一年,後麵幾年越來越困難,自己的糧食隻會越來越寶貝,能換到更多好東西。
想到這裡,林三七抱著陶罐的心情也更好了。
就這一個陶罐,裡麵大約有3斤60年份的陳皮,這要是拿出去賣起碼是三、四百萬。
不要怪林三七格局小,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格局是日積月累的,誰也不是天生的。
下一站,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