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北方人卻根本沒有機會吃到南方水果,少數水果也都是人肉背回來的,送親朋那都是高檔禮品。
主要還是交通瓶頸太厲害。
南北運輸主要是靠鐵路,可是59年南北向大通道隻有的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還都是單線。
而且中間到武漢後是斷開的,因為長江上沒有鐵路大橋可以過江,進一步加劇運輸困難。
一直等到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從首都到花都的鐵路改名“京廣線”,才算全線貫通,但依然是單線,運力有
限。
再加上還是火車都是蒸汽頭,庫次庫次每小時時速也就四、五十公裡,火車運輸還要裝箱、排隊、調度、配車等環節,最後才是運輸。
南方的水果這一套流程走下來早就爛透了,壓根運不到北方。
大約這也是北方流行吃“水果罐頭”的主要原因吧?
來到了診療區,林苦參大夫辦公室門口永遠都是排長隊的。
林三七探頭探腦地往辦公室裡一瞧,就看到自家老豆正在給病人診脈,大哥則在一邊抄著方子。
林三七這下安心了,心想寧可是騙我,也千萬不要出現意外。
林苦參眼角餘光瞄到了小兒子,小小吃驚了了下,隨後笑了笑,用手指點了點小兒子。
林甘草則是臉上一喜,剛要起身,突然想起了什麼,隻是衝林三七笑著點了點頭。
中醫的規矩,有病人的時候絕不能分心,一是尊重病人,二也是怕出現誤診漏診,耽誤病人的病情。
從這個細節上來看,其實林家的家教還是挺嚴格,挺傳統的,當然更多是針對大兒子。
林三七也陪著笑笑,然後走進診室,因為裡麵還有病人在瞧病,他也沒說話,而是拿過父親和大哥的水杯,走出了門外。
再回來的時候,兩個水杯都滿了,裡麵還放著幾片50年份的陳皮。
林苦參見小兒子回來了,便暫停了10分鐘。
“老豆,大哥,來,喝茶,嘿嘿。”
林三七以為自己這下要挨罵了,已經乖乖立正,準備認真聽罵。
結果林苦參根本就沒提疫區的事情,反而是聞到陳皮茶兩眼一亮:
“嗯,好,這是新會陳皮的香味,正宗。我再聞聞,起碼50年陳,這可是我們東廣人的寶貝呀。看來你這次去華南又掏到不少好東西吧?”
林三七一聽收獲,那就得意了:
“那是,南方的好寶貝我都掃了一圈,海鮮水果應有儘有,連片仔癀都帶回來不少,老豆你給人看病的時候要不要用?”
林苦參一邊喝著陳皮茶,一邊連連點頭:
“片仔癀啊?這可是好東西,咱們國內缺少抗菌藥,片仔癀就可以替代抗菌藥,療效非常不錯的。下次有病人需求,我給你介紹生意。”
林三七有點驚訝自家老豆說話這麼直白的:
“啊,這樣不犯錯誤嗎?這可是私下買藥啊,抓起來會不會當投機倒把?”
林苦參無所謂地說道:
“犯啥錯誤,醫院裡沒藥,還不允許病人自己想辦法了?這都是用於救人,病人的確有實際困難,所以上級部門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的。”
林甘草也在旁邊小聲說道:
“我們老家那邊每年都從香江進來很多藥物,換了彆的走私國家都要抓的,但隻要是藥品一般都會放行,畢竟多一瓶藥,就可以多救一個人。”
林三七懂了,這就跟現在的黑市一樣。
隻要你不是太過份,不是大批販賣糧食或敏感物資,一般小打小鬨有關部門也是假裝沒看到。
畢竟荒年總要給人留點活路的,有時候逼急了反而容易讓人走極端。
“老豆,其他任務我都完成挺好,就是咱家的小洋樓要不回來了,爺爺奶奶也無能為力。”
林苦參手點了點旁邊的大兒子說道:
“這不是咱們煩惱的事情,讓你大哥和嘉庚去操心吧。兒孫有能力,自己也能賺回萬貫家財;兒孫無能,守著金山最後也是坐吃山空。”
林三七卻不怎麼讚同:“老豆,你也太好說話了,換了我……”
“換了你能怎麼樣?打人?你打得過他們三家嗎?罵人?人家會痛會癢嗎?”
“呃,那我罵幾聲出出氣也好的。”
“嗬嗬,估計你還沒出氣,先把自己給氣死了,所以何必呢。
再說,小洋樓還是晚清建的,陳舊不堪,幾場台風估計都要倒塌。隻要地契在咱們手裡,大不了以後小洋樓全部推平,咱們自己再蓋個大洋樓,不還是咱們家的?”
噢~~~
林三七又懂了,原來自家老豆是地契在手,心裡有底氣,不爭眼前,隻爭未來。
到時樓房倒了,新建的房子還是自家的,值錢的是地皮,而不是房子本身。
林三七心想自己格局還是小了,果然薑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