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娟兒也是個傻大姐,一聽有人叫她轉身就往後走,忘了她正扶著梯子,而梯子上有個人呢。
按理說平時梯子沒人扶也沒事,但這不是大冬天嘛,地麵特彆滑。
小娟兒一走開,全科長還不知道呢,掛好大燈籠後
正準備沿著梯子下來,結果人一動,梯子就打滑了。
“啊呀,小心!!!”
正是早高峰,職工和病人們進進出出,很多人都看到了梯子往外滑去,包括林三七在內的人眼睜睜看著全科長從梯子上摔了下來。
人的本能,在摔倒的時候會用手去支撐一下。
全科長摔倒的時候,是麵朝下掉下去的,所以本能反應手往前伸出去,做了一個推的動作。
等接觸地麵的時候,手一撐,然後一歪,人倒地上開始慘叫了。
所大夥兒跑過去的時候,發現全科長的右手腕處被劃開了一個大約15公分的口子,血滑滑在流出來,肉眼可以看到裡麵斷裂的骨頭,現場非常慘。
原來在全科長滑倒的時候,右手臂碰到了牆壁上一個原本是用於固定橫幅用的大鐵釘,才導致手腕到手臂被劃開一個大口子。
這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快拿紗布止血!”
“快把推車去推過來!”
“骨傷科醫生在不在!”
現場一下子就亂了,李景明剛好早上來上班,聽到在喊骨傷科醫生,一個箭步衝了上去。
“老全彆動,我看看傷口,呀,橈骨遠端骨折了。”
林三七在旁邊補充道:“不止,韌帶也完全斷裂了。”
現場的醫務人員雖然都是學中醫的,但對於西醫解剖知識也是有一定了解的,現在一聽兩位大夫給出兩個診斷,知道了傷口的嚴重性。
骨折和韌帶斷裂都可能導致全科長的右手終生殘疾。
如果右手廢了,那全科長的職業生涯也走到儘頭了,要麼早早內退,要麼早早去圖書館養老。
這顯然不是全科長願意看到的。
沈院長這時候聽到消息後也匆匆趕來了,焦急地問道:
“什麼情況,老全傷口嚴不嚴重?”
李景明實話實說道:
“院長,全科長現在有骨折的肌腱斷裂兩個問題。橈骨骨折對我來說不是大問題,我有信心手法複位,但是這個肌腱斷裂就沒辦法了。”
這時候旁邊有個醫生提議道:“要不,送協和去?”
這個話一出,無論是沈院長還是李大夫,包括傷者全科長全都有些沉默下來了,難以應承。
五六十年代,首都醫療圈,或者全國醫療圈中,有一句響亮的口號:
“西醫有協和,中醫有寬街”
協和醫院大名鼎鼎,但寬街中醫院作為全國首家,也是全國規模最大、最權威的中醫醫院,同樣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頂級醫院。
醫院與醫院之間,那也是誰也不服誰的,自認為自己最牛逼。
尤其是“協和醫院”和“寬街中醫院”兩者之間還有一個中西醫之爭。
當年在五四新舊思潮激烈衝突中,知識界批評中醫愚昧落後之聲日漸高漲,西醫界也公開與中醫界決裂,醫藥界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對峙陣營。
西醫界稱中醫為舊醫,稱自己是新醫,將中西醫之爭視為是“新舊之爭”,先進與落後之爭。
而中醫界稱自己為國醫,稱西醫為西醫,將中西醫之爭視為“中西之爭”,是外國和中華之爭。
中醫界對西醫的攻擊難以冷靜與客觀,而西醫界之激進人士對中醫界之批評更近乎苛刻,雙方譏諷之言與謾罵之詞日趨激烈。
1922年,協和醫院的一些洋人醫生和留學生,以西醫界代表的名義,要求北洋政府廢除中醫,遭到北洋政府的拒絕。
中西醫之爭的矛盾開始越來越激烈。
1929年,曰本留學歸來的餘雲岫出任衛生部中央衛生委員會委員,代表官方正式提出議案要廢除中醫,接軌世界。
汪靜衛、褚民誼等這批曾有留洋背景的民國政要也主張廢止中醫。
於是就在當年,民國中央衛生會議順利通過廢止中醫案,準備從官方公立醫院和學校淘汰中醫。
這下可是捅了馬蜂窩了。
引起了全國範圍內轟轟烈烈的“中醫保衛戰”,全國中醫大夫們紛紛前往南京請願,與西醫界展開激烈的辯論和鬥爭。
最後在全國中醫界的共同努力下,廢止中醫法案被作廢,中醫得以保存。
而這裡麵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打臉故事,是有關民國神醫施今墨施老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