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這個冬天沒有煤(2 / 2)

或者大煉鋼了……

“沒有煤可不行,”林三七想了一下,既然自己當院長了,總得乾點實事:

“咱們職工可以克服克服,但現在我們有幾百個家屬,老人孩子克服不了。另外我們還有200個病人,本來就體虛,這取暖保障工作一定要做好,明天我親自去買煤吧。

對了,明天你親自帶著錢含蕊去找師父們瞧瞧,告訴師父們,主要問題出在輸亂管堵塞。”

“行。”

第二天,林三七就開著車回到了寬街總院裡。

走進沈院長的辦公室,發現屋裡也沒有供暖,六十年代還沒有全球變暖,北平11月份天氣已經很冷了,0度往下走。

等再過幾天進入12月,那就進入零下十幾度,什刹海的冰場也要重新開起來了。

北方人不扛凍,必須要上取暖設備。

但這年頭也沒有集中供暖的概念,除一些重點單位外,大多數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老百姓家裡都是以煤爐子為主。

所以煤氣中毒在這年頭絕對不是稀罕事,每年死在這上頭的人不計其數,反正出事了也不送醫院,死亡數據難以統計。

還有條件不好的,煤爐子都沒有,隻能家裡有什麼衣服被子通通都給蓋上,勉強度過冬天,這要是在當年封建社會,城外護城河邊死屍都堆滿了。

“沈伯伯,你這可真夠冷的,咋不升個爐子?咱們醫院也不差這點煤了吧?”

沈院長在屋裡抖抖腿抖抖腳,一邊開玩笑道:

“我這一身正氣,也能抵抗寒冷不是?想當年我們在東北打仗的時候,那才是白雪皚皚、天寒地凍,現在這點冷算啥?再說了,我一個當院長的有爐子取暖,職工們在挨凍,那我還不被罵死啊?”…。。

林三七心想,院長不就是坐在冷暖空調間裡發號施令的嗎?管底下職工怎麼在凍死凍活的?

果然,這年頭的領導還是有底線和道德的。

“咦,總院也缺煤嗎?”

“缺,怎麼不缺?”

“不能夠呀,我看報紙,咱們國家的煤炭開采量可比建國前翻了好幾倍,怎麼還會缺煤啊?”

沈院長歎了口氣:

“還能為啥?這災害天都持續整整兩年了,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咱們一邊沒飯吃,一邊還要給老毛子還債,開采的那點煤全送外國去了。”

這年頭國內啥出口優勢都沒有,遠不是後麵的外貿大國。

你想跟外國人換錢換糧,隻有煤炭和銅鐵礦石,還有紡織品,農副產品出口就甭想了,自己還吃不飽呢。

可以說這三年裡,國內能賣的都賣了,可光是賣點煤炭礦石和絲綢又能賺多少錢呢,所以這也是國家特彆看重X光生產線的原因。

林三七心想,這煤炭似乎也不是他這個中醫院副院長能管的事情,於是為難道:

“沈伯伯,咱們職工可以克服,昌平那幾百個病人可克服不了,尤其咱們是在山區,這病人凍得不要不要,不利於疾病的恢複,要不咱們多少去買點?”

沈院長一想也是,“那走,咱們去朝陽門外的煤場瞧瞧。”

煤炭是要靠火車運輸的,所以煤場往往都設在鐵路沿線,街道胡同裡也有賣煤炭的小店,但那隻能應應急,少量出貨。

林三七開著小吉普來到了朝陽門外時,都不用問路就知道哪裡有煤場了。

看看路上長長的排隊人群就曉得儘頭是什麼地方。

老百姓們都是全家出動,或者幾戶鄰居拚湊一下,去哪兒借個板車,買到了煤再拉回去,過程非常辛苦。

北方人入冬前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比如還有冬藏菜。

可無論是煤塊還是蔬菜,今年注定要讓老百姓失望了,查過資料知道內情的林三七一邊看著人群,一邊心裡感歎著。

沈院長跳下汽車,剛要上前就聽到人群裡有人在喊了:(本章完)

烤餃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