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清華發明雙蒸飯(1 / 2)

嗒嗒嗒~~

林巧稚聽到有人敲門,以為是病人,趕緊直起了身體,臉上帶著微笑主動打了個招呼。

“你好。”

林三七趕緊點頭哈腰:“林院長,你好你好,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首都中醫院的林三七,這位是我的未婚妻潘曄。”

林巧稚雖然年齡大了,但腦子非常靈活,馬上就意識到來人是誰了,於是站了起來:

“原來是林院長,嗬嗬,你好你好。潘曄同誌我也知道,早幾天我們還通信了呢。”

潘曄激動得連連點頭:“對,林院長,呃,好吧,兩個林院長碰頭了,嗬嗬。這次我和三七過來,就是拿著病曆想跟您請教。”

林巧稚資曆老,但為人特彆謙虛:

“什麼請教不請教的,大家都是同行,我們共同探討。林院長……”

林三七趕緊笑得跟個小太監似的:

“彆彆彆,您老才是林院長,我在您麵前就是小林,您叫我小林或者小七都成。”

林巧稚雖然客氣,但不是迂腐的人,不喜歡拉拉扯扯太客套,於是手點了點旁邊的凳子:

“行,小林就小林,咱們是本家,老太太我就不客氣了。看到你們二位,我感受到了年輕有為四個字,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後續有人呀。對了小林,我聽說你現在在搞肺結核課題?”

“是的,這是我手頭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

“搞得怎麼樣?衛生係統在傳你有祖傳的秘方,用的是中醫治療?現在療效如何?治愈率能達到多少?”

老太太的連聲詢問顯得很直女,而且林三七也聽出來了,老太太似乎對中醫根治肺結核是存疑的。

也難怪,老太太是協和醫學院的博士畢業,學的是正派的“現代醫學”(西醫),後來又在曼徹斯特醫學院、倫敦婦產科醫院、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婦產科進修。

所以老太太是見過世麵的,比彆人更懂得肺結核的危害,也比彆人更知道國外肺結核是如何治療的。

正因為有見識,所以對於中醫根治肺結核是打問號的。(根治,而不是治療)

林三七也不準備繞圈子,於是第一次在外人麵前透露了目前中醫院的一些內部資料。

“林院長,是這樣的,目前我們中醫院門診+住院,有效管理的肺結核病人已經達到了7800人次,這個數據比我原來計劃得要多。我們最終的目標是5000個有效病例。

病人越多,將來拿出來的數據越可信,現在已經無限接近,估計等過完年,明年春天我們就可以收集到足夠的數據,相關論文隨之也會產生。

目前治愈的肺結核病人已經達到了4900人次,當然不是說我們的根治率不高,而是肺結核治療需要3~6個月的周期,一些難治性肺結核病種還要延長到12個月。”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沒有經曆過抗生素的洗禮,所以四聯療法一上,療效非常好。…。。

後世最少需要6個月才能治愈的疾病,現在3個月就找不到結核杆菌了。

老太太一聽,眼睛咪了一下:

“你們半年已經治療了7800人次?這個數據已經非常紮實了。關鍵是治愈了4900人次,小林啊,這個數據讓我非常驚訝,你指的治療是根治的意思嗎?”

林三七點點頭,非常認真的回答:

“對,就是根治的意思,在痰中找不到結核杆菌,我們每個病人反複查3次。另外,我們還給每個病人全程拍攝X光片,從入院到治愈,病程演變全程都用證據說話。”

林老太太有些懵逼了,眼睛眨巴眨巴,提了自己的另一個疑問:

“不對呀,小林,你們是中醫院,你們治療肺結核難道不應該用的是望聞問切的中醫手段嗎?怎麼我聽你又是痰培養,又是X光片,這不是妥妥的我們西醫手段嗎?那你的用藥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