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喝了一口茶,剛要說話突然愣住了,又看向了水杯:
“乖乖,這是特級龍井茶呀,這茶葉我們全部都出口換彙了,連我們中央都沒有存貨,想不到你們中醫院居然有這茶葉,怪不得你林三七敢獅子大開口啊。”
領導一邊又繼續喝茶,其實一邊腦子也在飛快運轉。
他當年也是留法學生,建國後又出訪多個國家,所以並不是那種不能接受新事物的老頑固。
“林三七同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醫院不用上級的支援,但同時上級也要給醫院放權,不要管你們太多。
比如這個藥品自主定價,想從哪裡進藥,想賣多少錢,給你們自由。還有聽你的意思,是要打破固定工資,你是不是還想說多勞多得,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林三七也不怕犯錯誤,重重點頭:
“對,領導,我就是這個意思,我有足夠的自信讓新職工們都能吃上飽飯,如果醫院的業務不儘如人意,我個人願意出資補貼,總之絕不給上級添麻煩。”
領導看向了景領導:“啟生同誌,你覺得林三七這提議怎麼樣?”
景領導沉吟了一下:“大膽的想法,與國家大政策不符,但很有可操作性。”
領導又看向了李德全:“李部長,你覺得呢?”
李部長的態度到是挺明確:“我覺得可以試試,如果這個政策僅限於傳染病醫院一家,哪怕有亂子也不會有多大。”
沈院長這時候後背的冷汗又出來了,心想這小子真是作死,要建醫院就建嘛,你好好的提什麼自主經營?社會主義的醫院能叫經營,能叫買賣嗎?
你必須得說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你說買賣就是天然政治不正確!
林三七心裡想的是,你答應最好,不答應也行,反正你們給錢給糧嘛,反正新建傳染病醫院是你們提出來的,又不是我林三七個人的。
屋裡眾人都各有心思,但最終拍板的還要看中間這位大領導,
領導吹著茶葉,其實腦子也在瘋狂思考,現場落針可聞。
好半天後,領導才開口:
“這樣,你們搞一個試點,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事做好了也是好事。國家可以根據這個政策多辦醫院,財政也不用背上沉重的包袱。”
林三七心想,醫療市場化這個潘多拉魔盒算是打開了。
林三七以前對這個政策是深惡痛覺的,覺得醫療市場化違背了醫學的初衷,把看病當做一門生意,這是政府不負責任。
但當他身處這個時代,林三七才發現,醫療市場化或許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錯。
財政困難擺在那兒,那是真拿不出錢來搞什麼免費醫療或者全民醫保,這對新中國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老百姓生病了總得有地方去看病吧?不能等死吧?人人都有生存權和健康權的。…。。
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用哲學書上的話叫,叫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跟落後的醫療體係之間的矛盾。
這時候政府放開醫療市場,允許醫院賺錢,允許醫院賺錢後自我分配利潤。
這樣的結果就是全國各地瞬間就新建了無數家醫院,藥品市場也迅速繁榮,至少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解決了一半吧?
總比沒有醫院,沒有醫生,沒有120急救中心,沒有疾控中心來得好吧?
就像六十年代的今天,首都人民還好,醫院挺多的。但地方上基本上沒有醫院,晚上突發疾病基本上隻能等死。
當然後來改開了,政府有錢了,還繼續執行醫療市場化,這個就不合理了,這是後話。
就拿眼前來說,普通農民還是沒錢看病的,這個很現實的問題,能上醫院看病的,肯定是工人或者乾部。
這部分人的醫藥費大多是單位報銷的,所以哪所林三七要宰,宰的也是各大單位的錢。大集體時代,私人沒錢,廠裡有錢。
領導仿佛下定了決心,目光炯炯地看向林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