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三七趕回首都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
來自全國各地被清退的協和、數字、友誼醫院的醫務人員們,也在老同事的帶領下陸陸續續來舉家搬遷而來。
因為傳染病醫院目前隻設一名院長,連副院長都沒有,所以大小事情都要林三七拍板。
比如職工們的住宿問題、吃飯問題、職工子女上學問題等等都要他這個院長幫著解決。
大權獨攬雖然可以保證醫院高效運營,避免無所謂的爭論,但後果就是林三七做為惟一的院領導,忙得不可開交。
林三七兩個時代也是第一次當院長,千頭萬緒。
他想的是把現代醫院的管理體係移植到1961年來,完全按他設想的模式辦院。
這套模式,中醫院是不適合的,隻有協和醫院和數字醫院等幾家西醫醫院的留洋醫生們,才能理解現代醫學管理模式,並且能很好執行。
這也是林三七哪怕費儘千辛萬苦也要從全國各地將他們招回首都的原因所在。
但他沒有預料到,醫院還沒有開業,內部先開始不團結了,林三七小看了人性的貪婪。
傳染病醫院是在中醫院昌平分院的基礎上建立的,所以原先昌平分院130名中醫院職工也全部移交給了傳染病醫院。
這130人其實對傳染病醫院的用處不大,除非他們現在中醫改學西醫。
但考慮到都是老同事,林三七手裡編製夠,糧食也不缺,於是準備將他們全部都轉成了正式工,未來也好拿份退休金不是。
問題就出在24名學徒工上麵。
當初林三七要辦肺癆科,為了解決職工子女的就業問題,臨時招收了24名中醫院子弟兵成為了學徒工,並承諾學成之時,就給他們轉正。
這24名學徒工是零基礎的,林三七采取的是速成班模式,沒有特意讓他們學習西醫理論知識,而是先學會如何實踐操作。
等這24人成才了,可以分配到臨床、護理、檢驗科去。
但現在這24人如何安置,如何解決編製,成為了傳染病醫院職工們的焦點,開始引發內部矛盾。
東嶽廟東跨院,現在是做為職工宿舍區。
此時正有幾十個職工打成了一團,外圍還有兩三百號人涇渭分明地分成兩半,開始著對罵,這批人全部都是原中醫院職工和家屬們。
再外圍,協和醫院和數字醫院轉過來的醫生護士們,則是好奇地看著熱鬨,時不時搖著頭。
現場亂糟糟一團,也幸虧是在家屬院,沒有被外人看到。
林三七得到消息趕了過來,一瞧這樣子人都氣死了,這醫院還沒開業,職工先開始武抖了,這是陸陸年提前到來了?
這事要是傳出去,新成立的傳染病醫院豈不是成為了衛生係統的笑話?他林三七做為院長不要麵子的?
當初在衛生部會議上,他可是打了保票,提了要求才一權獨大的,擋了多少人的道。…。。
今天這事一出,要是傳出去豈不是給彆人抓到把柄,覺得他林三七領導無能,同時要求增設多位領導崗位,多安排一批人升官。
“住手!”
林三七衝進人群裡,生氣地將打架的人分開,指著鼻子開罵:
“什麼意思?大家風風雨雨老同事十年了,為什麼打架?老子好不容易給你們搞定身份,你們就是這樣回報我的?房三曉,你說,為什麼打架?”
房三曉吐了一口嘴裡的血沫子,氣憤地指責道:
“林院長,你來了正好,你給評評理,當初我們24家,可都是把兒子女兒送到肺癆科,你親自同意收為學徒工的,是不是說好隻要表現好,將來會有轉正的機會?”
林三七點點頭:“對,是這麼回事,我也承諾過。”
房三曉一把拉過自己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