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甚惡朝會後,群臣依舊例,固步自封,窮窮老學究。
對朝會中朕講話的內容,沒有一點體現到工作中。
朕試問之,囁喏答不出,再問之,已經驚慌失色,隻言有祖宗法可依,何須變更。
簡直就是笑話,天下大事,當因地製宜,與時俱進。
豈能以一句祖宗法可依,當成爾等懶政惰政的借口。
從今日起,每逢朝會,君臣會麵,臣下必須持筆記下朕的語錄,朕會不定時派人考核······”
袁崇煥想起來給自己紙筆,是什麼意思了。
對這個新製定的製度,他是支持的,萬事確實要因地製宜,與時俱進。
他在遼東當巡撫,也是最煩巡按禦史,或者彆的佐貳之官給他叨嘮,朝廷製度和祖宗之法不可違。
他袁某人違得還少了,一切為了勝利。
勝利了,自然沒有人追究這些細枝末節。
失敗了,不過是與城池共存亡,他袁某人都沒了,後麵的人咋說咋是。
袁崇煥恭敬接過紙筆,按照小太監的指引,來到一個小桌子前坐下。
這讓袁崇煥感到新鮮和被尊重的感覺,自宋太祖趙匡胤以來,文臣麵對君王,就隻能站著了。
崇禎召對大臣,還給賜座,屬實不錯。
等一切安排妥當,攤開筆記本的袁崇煥,這才發現偌大的乾清宮裡,並不是隻有自己一人在麵聖。
離寶座更近的地方,還分兩排,豎著擺放了幾個小桌子。
座位上坐了幾個內閣閣臣,有黃立極,施鳳來,來宗道和錢龍錫,劉鴻訓。
再往後一點就是左都禦史崔呈秀和他的老搭檔左副都禦史李夔龍。
這一次沒有魏忠賢的身影。
就在袁崇煥大著膽子,想往寶座上瞅的時候。
一個折子從寶座上忽然扔下,啪嗒一聲落在金磚上,嚇了袁崇煥一跳。
袁崇煥嚇得趕緊低頭。
能做出把折子從寶座上扔下來的行為,在場的人隻有崇禎帝能做到。
袁崇煥心想,看來剛才皇帝是看了什麼心煩的折子。
原來崇禎在等待袁崇煥的時間裡,也沒有閒著。
剛才扔折子,是因為一件他看來極小的事情,敗壞了他的心情。
隨著折子啪嗒一聲落地,在金磚上敲出金石之音後,滿殿寂靜無聲。
半晌,崇禎的聲音從寶座上悠悠飄下。
“朕到底是年輕,正值衝齡,說話就是比不上當了幾十年的皇帝,比如嘉靖皇老爺爺好使。
這樣狗屁倒灶的折子,內閣也送過來給朕批紅,是不是覺得朕好欺負?
要是世宗的時候,你們敢這樣乾嗎?”
崇禎說話的語調很平靜,說出來的話,卻讓在場的每個大臣都遭受不住。
黃立極帶頭,餘下大臣紛紛離座,袁崇煥也不例外,大家跪倒在寶座前。
“臣等有罪,望陛下息怒。
實在是這份折子涉及臣等,臣等不敢自專,恐彆人詬病臣等有蒙蔽聖聽,擅權獨斷之嫌。”
黃立極顫顫巍巍,叩首解釋道。
崇禎看著頭發胡子都白了的黃立極,這個首輔也有六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