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佩服的是,克裡斯托弗.諾蘭導演的作品幾乎大部分都是原創。
在當時改編橫行的好萊塢可謂是獨樹一幟。
而非常巧合的是,阿方索.卡隆和克裡斯托弗.諾蘭都是和華納合作緊密的導演。
後世華納在《哈利波特》係列結束後還能夠混得那麼滋潤,除了擁有DC漫畫以外,華納對於有才華導演的籠絡,也至關重要。
而劉周在斟酌一番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星際穿越》。<
br>
《星際穿越》的背景是在末世,不過倒不是詭異降臨,而是地球氣候已經不適合糧食生長,水資源枯竭,饑荒肆掠,人類麵臨著滅絕的威脅。
這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時空裂口”,通過它可以到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
一個探險小組穿越到太陽係之外,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
然而,通過蟲洞,也就是時空裂口的時候,他們發現飛船上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時間。
即使探險小組的任務能夠完成,他們能提供的救贖對於對地球上活著的人來說已經是太晚。
影片前部分是平淡樸實的親情敘述,踏上星際探險之旅後,除了美輪美奐的宇宙畫麵,還有就是人逢絕境時對人性的探討。
原版因為克裡斯托弗.諾蘭堅持實景拍攝,所以應用到的特效鏡頭也不是很多。
甚至比《火星救援》也多不了多少。
所以《星際穿越》也被很多觀眾噴這是假的科幻片,就是特效大場麵戲少。
其實這也是劉周選擇《星際穿越》的原因之一,目前國內的特效技術水平也支撐不起特效水平太高以及特效鏡頭太多的電影。
當然這樣做也可以,那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像阿凡達那樣從籌備開始算起,七八年的時間。
這彆說劉周,國內大部分人應該都沒有這樣的耐心。
《阿凡達》的籌備七八年,就真的是立項籌備拍攝準備了七八年。
而不是像國內很多導演為了宣傳搞出的噱頭,說什麼準備了十年十五年的心血之作。
他們的準備可能就是在夢裡準備,一般打出這樣噱頭的,不管導演咖位多高,電影幾乎都是爛片,很少有例外。
所以說,詹姆斯.卡梅隆這貨是真的對特效對電影比較虔誠,世界範圍內,很少有電影人能做到像他這樣。
不僅是對特效的使用,就是對電影的態度,也很少有人做到像他那樣。
對於劉周來說,七八年拍一部電影是不可能的。
七八年,房價都翻了快十倍了。
而且劉周不僅僅是個導演,也是幾家公司的老板,他不可能在一部電影耗那麼長時間。
除非現在特效技術能夠讓一個1500多人的特效團隊在一年左右時間裡展現一個無比真實的、浩瀚的太空、外星。
是要貫穿全片的,而不是區區一兩個鏡頭,也不是重複老在那幾處背景裡打轉。
這樣才有可能把電影周期壓縮在兩年之內,要不然周期就太長了。
不過彆說現在,就算是在後世,這樣的特效技術水平也很難達到。
所以拍攝太空科幻片,以現有的條件,還是搞簡單一點的吧。
《星際穿越》就非常合適,不管怎麼說也是一部太空科幻電影,特效鏡頭雖然不多,但起碼故事非常的優秀。
縱觀劉周拍攝的幾部科幻電影,好像用到的特效鏡頭都不是很多。
《源代碼》不用說,特效鏡頭隻有那麼幾個,這部電影主打的是腦洞。
《明日邊緣》實拍,場景在地球上,主要的特效鏡頭就是那些機甲以及外星怪物的CG模擬。
這部電影之所以吸引人除了腦洞,也還有戰爭場麵,不過因為有五角大樓的支持,所以大部分是實拍。
最後《火星救援》就一個火星地麵的和星空的特效,特效鏡頭也同樣不是很多,更多的也是實拍。
現在這部《星際救援》也差不多,更多的也還是實拍,特效鏡頭也就蟲洞以及幾個星空的特效。
甚至諾蘭拍攝的星空鏡頭也是實拍,專門去冰島那邊拍攝。
但雖然《星際穿越》的特效鏡頭不多,也不妨礙它是一部經典科幻片的事實。
選定《星際救援》作為自己的第二部科幻片之後,劉周趁著現在沒事也開始慢慢編寫劇本。
現在的劉周已經不可能像之前那樣,可以專門閉關好好編寫和打磨劇本。
他這才剛動筆寫了不到兩天,才寫了個開頭,新浪的總裁王岩就一個電話打到了他這裡,有事情需要向他彙報。
劉周雖然不用立馬停下趕往新浪那邊,但是明天還是需要過去一趟。
而第二天,劉周趕往新浪的時候,嘉禾集團對外公布的一份片單,在外界掀起巨大熱議,也在圈內引起巨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