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購一個品牌(1 / 2)

楊老板就知道劉周肯定是有事情找自己幫忙,不過沒想到劉周居然是問起香江的服裝品牌。

不過還彆說,這他還真知道。

他除了英皇娛樂這家公司外,同時還有珠寶、地產以及鐘表品牌代理。

他起家就是靠鐘表品牌代理,香江第一家歐米茄品牌專賣店就是楊老板開的。

之後在八十年代,楊老板東山再起,做起了珠寶生意,成立了英皇珠寶。

而珠寶和品牌手表,都算的上奢侈品,天然地和時尚圈密切相關,而時尚圈也和娛樂圈緊密連在一起。

所以楊老板從九十年代開始進軍娛樂圈,沒想到後來居上,成為香江娛樂圈新一代的龍頭。

在香江電影蕭條之後,也隻有英皇娛樂、寰亞娛樂等寥寥幾家背後有實力老板支撐的娛樂公司還一直保持每年製作出品好幾部電影。

後來寰亞的老板林建嶽漸漸對娛樂圈失去興趣,也很少投資電影了,最後英皇娛樂在香江幾乎一家獨大。

楊老板為什麼在香江娛樂圈那麼有影響力,除了本身實力外,最主要原因就是香江很多電影人都指著他吃飯。

而香江娛樂圈中人為什麼不敢在劉周麵前炸刺,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很多香江電影人指著他開工吃飯。

劉周收購嘉禾之後,也沒有因為香江電影的沒落而對香江電影棄之不顧,反而加大了港片的製片數量,每年都有七八部,甚至比英皇還多。

雖說香江電影人已經大舉北上,但不是誰都願意或者有這個能力北上找飯吃的,這個能力也不僅僅是專業能力,還包括像人脈關係等等因素。

現在整個港片的製片數量連巔峰時期的零頭都沒有,這讓大量的台前幕後的香江電影人沒工開。

有人脈有關係或者能力強的不愁,剩下還有很多人,比較邊緣的一般都轉行了,還有一些跟著北上找飯吃,但還有不少人是剩下來的。

這些人就指望著香江的影視公司開工吃飯。

該說不說,王京雖然在內地似乎評價不是很好,經常說他拍爛片,但是就是因為他一直保持著高效的產出,養活了不少香江電影人。

他雖然在內地評價毀譽參半,但是在香江,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除了王京還有古仔,內地做慈善的事情就不說了,在香江也是因為他勞模般拚命地開工,也養活了不少人。

古仔不僅當上了藝人協會的會長,自己也開公司成為資本,所以雖然他是後起之秀,但是在拍照的時候,他能夠站在第一排,梁超韋、劉得華站在第二排。

現在嘉禾集團在香江的分公司與英皇相互合作,劉周和楊老板的關係密切也是圈內眾所周知的事情。

兩家公司可以說掌握了香江大部分電影人的飯碗。

所以就算有人對於劉周這麼一個內地人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他們也隻能憋著。

劉周讓嘉禾香江分公司始終保持這麼大的製片量,當然不是為了去拯救香江電影,香江電影已經沒救了。

劉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收買人心以及遴選優秀的電影人才。

內地雖說優秀的電影人也不少,但是他們很多人對於商業片卻不太了解,在這一點上香江電影人確實有獨到之處。

嘉禾這幾年規模擴張地這麼快一直沒有遲滯感,就是因為嘉禾除了在內地招募了部分優秀的電影人,也同樣有香江源源不斷地輸入人才。

一部電影的成形是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各個環節都需人才。

而在內地,不僅演員會簽公司,一些幕後的人也會簽公司,所以業內的幾家大公司對於優秀的幕後人才同樣也會爭搶。

如果沒有香江這邊人才的輸入,嘉禾就算有這個錢去擴大規模,也會因為人的問題而導致拖後腿。

更何況嘉禾拍得更多的是大片,對此還是香江的一些幕後電影人更有經驗一些。

為了不讓香江和內地雙方電影人發生衝突,劉周也直接製定了一條嚴苛的規矩,公開因地域歧視發生衝突的,挑事的一方直接走人。

不僅針對香江電影人,也針對內地電影人,一視同仁。

至於私底下怎麼勾心鬥角,劉周管不著,也不想管,這也是職場。

剛開始雙方都是涇渭分明,衝突也是偶有發生,但是見到公司處事嚴厲且公正之後,也漸漸少了一些小心思。

隨著這幾年的合作,雙方也已經開始漸漸融合,相互學習。

香江電影人有獨到之處,內地電影人也不是一無是處,有些方麵同樣是內地電影人更勝一籌。

所以在相互印證學習下,嘉禾旗下的幕後人員的水平獲得了整體的提高。

現在嘉禾已經有可以同時製作三部大片的能力,這一點就是中影也不如,其他影視公司就更不要多說了。

嘉禾作為民營第一的影視公司,不僅是硬實力強,軟實力也同樣冠絕同行。

不過讓張昭有些想罵娘的是,經常有其他公司的人來撬嘉禾牆角。

這些幕後人才不像嘉禾簽的明星人數那麼少,嘉禾對他們的吸引力也不像明星那麼大。

所以麵對外麵的高薪誘惑,也是有不少人選擇離開的。

<

br>????對此張昭也沒有好辦法,不過經過這幾年香江電影人和內地電影人的相互學習,嘉禾也摸索出一套培養幕後人才的體係。

雖然有不少人被挖走,但是同樣還有源源不斷的人頂上來,甚至這樣還增加了活力,節約了成本。

這讓張昭感到頗為的驚喜,之後越發地看重幕後梯隊人才的培養。

嘉禾的這些措施,也讓更多的香江電影人有工開,有用武之地。

港片是不可能一下子消亡的,要想讓港片融入內地影壇,隻能慢慢來。

香江電影金像獎的改製隻是第一步,隨著改製後的金像獎影響力越來越大之後,今後就該叫華夏電影金像獎。

現在嘉禾一直從香江往內地輸送電影人才,也是讓香江電影融入內地影壇的一種措施。

等老一輩的幕後電影人退休,其他大部分幕後人才也都已經融入內地,香江電影就算還有那幾個老而彌堅的香江明星,港片也會慢慢變得不那麼純粹。

其實就在這一過程中,嘉禾也在不知不覺中將影響力擴散了出去。

再加上嘉禾之前的底蘊,現在嘉禾在香江的影響力已經不遜於英皇了。

英皇的楊老板對此也心知肚明,如果說是以前香江電影還處於巔峰,利益巨大的時候,那他肯定會和嘉禾爭上一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