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賈璉來訪,林如海自然是不想見的,但是想到林夕的囑托還是讓他進來了,聽了賈璉的道歉林如海也毫無反應,隻詢問他官場上的事,這時的賈璉已經進了戶部,看來聖上對這些勳貴也快要下刀子了,說道這個林如海又提點了賈璉一番。現在的賈家也還好,沒有蓋園子,也不到內囊空虛的地步,下人被輪番整頓了幾遍,那些事都掃清了首尾,榮府裡賈母尚在用公府的排場也不算逾製,就是寧府逾製了隻要上折子請禮部過來改改,也不算大錯,欠銀的事賈璉心裡也已經有數。林如海隱晦的點出來隻是讓賈璉彆不小心被其他人牽連,毀了大好前程。最後說讓賈璉把林黛玉的東西都送回來,不要落一件在賈家,賈璉隻有滿口應是。
賈璉回府之後跟賈母密議了許久,賈母最後終於答應不再打林黛玉的主意,畢竟她也明白賈寶玉鬨了這麼一出,林如海是無論如何不會肯把女兒嫁給他的,而且現在家裡全靠賈璉撐著,她也不願與賈璉有太激烈的衝突。等賈璉把林黛玉的東西送過去,林賈兩家也算是和解了。
林如海之所以沒有立刻回揚州是考慮到女兒的感受,怕這一切發生的太快她一時接受不了,想讓她暫時緩一緩。
賈璉這邊正想著找機會跟賈珍談一談的時候,賈珍先來找他了,還帶了一臉嬌羞的尤二姐,說看賈璉一直沒有兒子,特意為他準備的,有宜男之相。
賈璉哪裡有這個意思,隻打發了尤二姐出去,然後跟賈珍談起了欠銀的事,賈珍這個人確實除了吃喝玩樂沒有彆的本事,但是有一點,他知道誰有本事聽誰的,賈璉得聖上看中,自然比他更能揣測出聖上的想法,聽他準沒錯,雖然心疼銀子,但小命還是更重要一些。
這邊賈璉說動了賈珍,一切順利地進展著。另一邊,璉二奶奶也通過自己的渠道聽到了賈珍要給賈璉送女人的事,這也是她一直擔心的事,賈璉對她一直不錯,她抬得兩個通房丫頭,賈璉也不怎麼去,可是問題是她現在沒有兒子,女兒出生後,她就再沒有孕信,賈璉已經是快三十歲的人了還沒有兒子,她如何能夠不著急,所以一聽到這個消息就兩眼一翻暈了過去。等賈璉趕回家時,大夫已經到了,診了半天說是喜脈,這下子可算是皆大歡喜。
林府裡,林黛玉哭了幾天後,漸漸不經常哭了,林如海看她也沒有央求他去見賈寶玉也放下心來,但是林黛玉聽到了璉二奶奶有孕的消息,想到她平日的照顧,就求林如海留上幾個月,等她見過小侄子以後再回去,林如海對於女兒多有虧欠,也不忍心拒絕,就暫且在京城住了下來。在賈璉的長子出生後,林如海才攜女回了姑蘇。
後來的事是林夕聽說的,賈璉被委派了收繳戶部欠銀的任務後自家先做表率,砸鍋賣鐵的還了。至於那些不把聖諭放在眼裡的人家,也能預見他們的下場。賈迎春也出嫁了,是賈璉下屬家的幼子,對於迎春這樣性格不用管家的幼子媳婦正合適。
而賈寶玉在林黛玉走後越發癡了,最後突然有一天消失不見了,找了一個多月才聽人說好像是跟著什麼人出家去了。王夫人在賈寶玉不知所蹤以後,身體越來越差,即使元春時常回家看望也不見好轉,最後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相隔不久,賈母也走了,賈家過起了守孝的日子。
孝期過後,賈府兩房分家,賈政搬出了榮國府,又續娶了個雙十年華的美嬌娘。賈探春則被賈政嫁給了一個新科進士,而惜春又守起賈敬的孝來。榮國府也被改成了一等將軍府,寧國府也不複存在,從此寧榮二府和賈家一門雙公成為了曆史。
林黛玉自從離開賈府後哭的越來越少了,直到有一天,她似乎心有所感,遙望遠方,一滴眼淚滑落,她用帕子擦掉,自此再不曾流淚,也是此時賈寶玉離開賈府再無音訊。最後林黛玉嫁給了姑蘇書院中的一位講師,此人才華橫溢,卻無心科考,隻願在書院裡授課,林玄玉十分欣賞此人,介紹給爹爹認識,成就了他姐姐的姻緣。而林玄玉娶妻後上京科考,得授官位,四處為官,林如海不想奔波就留在姑蘇,與林夕做了鄰居。
賈璉再次來到雲岫居的時候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尤其是看到就像換了一個人的林夕以後,更是如此。最後他還是走上前去,依舊是一聲姑娘,與他第一次叫她時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