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朝歌的王宮之中也上演著一場大戲,妲己的進宮對帝辛後宮的格局產生了不小的衝擊。妲己雖然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但後宮本來就是個能快速鍛煉人的地方,至少對於妲己效果不錯。一來就被帝辛獨寵的妲己遭到了薑後和黃楊二妃的抵製,這樣的情況下妲己有沒有看上帝辛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想要很好地活下去就必須奮起反抗。
不過妲己的戰鬥力明顯沒有狐狸精強悍,狐狸精是帶著任務去的,根本就不在乎人命,出手即斃命,直接就把三人都給弄死了,妲己的手段卻要溫和多了。
這場鬥爭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楊妃,楊妃無子無寵背景還不夠強大,如果她夠聰明的話就應該不要介入到幾人的明爭暗鬥之中,可是她沒有,因為她委屈啊,薑後背靠東伯侯薑桓楚她惹不起,黃妃背靠武成王黃飛虎她還是惹不起,多年以來在兩人夾縫中求生存已經夠艱難了,現在又來了個妲己,妲己還是個叛臣之女,就算蘇護被帝辛赦免了也改變不了他曾經反叛的事實,說起來妲己還不如她呢,憑什麼她對妲己也得忍氣吞聲,妲己不就是長得漂亮嘛,難道妲己就沒有變老變醜那一天?
說起來楊妃也沒做什麼,她膽子不大真要使什麼毒計她也不敢,無非就是見著妲己嘲諷兩句說說酸話,對於妲己真算不上有效的攻擊,可是妲己要在後宮站住腳跟必須先得立威,讓人知道她不是好惹的,根據柿子撿軟的捏的原則,楊妃,就是你了!於是楊妃悲劇了,妲己對付她直接是秒殺,隻需要在她嘲諷時裝裝柔弱,再掉兩滴眼淚,最後讓這一幕恰好讓帝辛看見,楊妃就隻能在偏遠的宮室裡孤獨終老了。自此帝辛的後宮出現了三足鼎立的模式,隻不過這三足並不怎麼穩定,能維持多久真不好說。
打破這個平衡的契機很快就來了,妲己有孕了,最先對此做出反應的不是薑後而是黃妃,薑後自持身份,根本沒把妲己當做同一層麵的對手,對她要麼是無視要麼是斥責,而且薑後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是太子,所以她一點也不擔心。黃妃卻不能如此從容,她一直以來的目標隻有兩個,一個是當上王後,另一個就是生個兒子,現在兩樣裡她一樣都沒有占到,怎麼能不急。
黃妃就比楊妃聰明多了,她采用的方法就是先讓薑後和妲己鬥起來,等她們兩敗俱傷,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於是她偷偷派人告訴妲己,薑後怕她的孩子威脅太子,想要對她下手。
妲己半信半疑,她覺得自己所認識的薑後不是這樣的人,可是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妲己是不想對上薑後的,畢竟薑後的實力擺在那裡,所以她的選擇是小心防範,可惜防範來防範去她的孩子還是沒了,這樣一來妲己就恨透了薑後,蠱惑帝辛廢後就被她提上了日程。
帝辛本來對薑後確實是不滿意,卻絕對上升不到要廢後的程度,怎麼說薑後也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可是美人一哭就把他哭的心疼不已,於是在朝堂上提出廢後以求美人開懷。帝辛當然知道朝臣要反對,他也不是真心想廢薑後,因此連點像樣的理由都沒有拿出,完全是為了回去能給妲己交代。美人啊,你看不是孤王不想廢,而是朝臣不給通過,這樣既能逗美人開心,又不會造成什麼損失,豈不是兩全其美。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領會帝辛的意圖來配合他演出的,他的妻子薑後首先就不能配合。薑後不像普通的妻子一樣跟丈夫哭訴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糟糠之妻還不下堂呢,何況是王後。薑後采取的做法是怒斥帝辛,說他被妲己迷昏了頭,想要後宮安穩必須要收拾掉妲己。朝臣也不像帝辛想象的一樣上書說薑後不能廢,大王您要三思啊,朝臣們直接在朝堂上書,其中心思想是妲己必須殺。
帝辛怒了,天子之怒,伏屍百萬,你們想殺妲己就自己先去死吧。帝乙當年傳位帝辛時想的是他肯定不會這麼容易跟朝臣妥協,有利於加強王權,可他不知道帝辛何止是不妥協,他完全是朝臣讓我做什麼,我偏不做,朝臣不讓我做什麼我就偏要做。為了反對而反對肯定是要出問題的,所以在帝辛大開殺戒之後,朝臣們的心也都散了,敢於直諫的死了,剩下的就隻有追求自保的人。這下子想不廢後也不行了,這一場鬥爭中除了妲己恐怕沒有贏家。
黃妃娘娘算到了一切,隻不過她沒能足夠地了解自己的丈夫,她的理想狀態是王後被廢,妲己在朝臣的要求下被處死,她就是新的王後了,可是現在登上了後位的是妲己,黃妃隻好暫時蟄伏。最後回過神來的妲己知道害她的人究竟是誰之後,又會掀起另外一場波瀾。
朝歌的形勢不容樂觀,可唯一有可能能夠挽回局勢勸阻帝辛的聞太師卻被派到外麵打仗去了,此時遠水解不了近渴啊,更何況聞太師此時正在與自己的恩師金靈聖母密談,還未來得及接收朝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