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你把車趕回鎮上去修好,我跟解秋走著回京都,等車修理好了咱們京都彙合。”
反正他今天犟勁上來了,一定是要趕回京都的。
然後畫麵就變成了這樣。
一大一小兩道士趕著驢車在前,一主一仆背著簡單行囊在後。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遇到了分叉路口,楊翼喝停了驢車,等待後麵的人跟上後他蹭個“向導”用。
解淩雲當然是認路的,畢竟他在京都大理寺做過幾年小官,京都附近的路況他都很熟悉。
可能是看出那兩位道爺比較“高冷”,所以繼續上路時他除了道謝也並沒有多搭話,在看到對方前進的方向也猜出這是同樣往京都去。
心想著自己這一身麻煩還是不要牽扯到旁人為好,所以一路上他故意和那驢車拉開了距離。
然而正是這舉動讓他再次陷入了麻煩中,在驢車拐進斜彎視線上完全看不到了時,不遠處山林裡突然冒出幾個蒙麵匪徒飛快靠近他們。
解淩雲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君子六藝他其實都還可以,甚至幼時還學過一些拳腳功夫,可這一切在麵對那幾柄大刀時,他與仆人也隻能選擇扔掉行李狂奔而去。
楊翼其實也沒想到有人竟然這麼囂張,此處雖不是京都,可也是京都附近,天子腳下大白天就敢出來為非作歹的匪徒。
這是“耗子抵貓鼻梁骨”,作得一手好死啊!
他不想惹麻煩,可看到這般情形卻也不能置之不理,不然回頭老道士知道了怕是要將他逐出師門。
見死不救,非習武之人所為,這是小道士都懂的道理。
一根平平無奇的棍子,竟然打出來了橫掃千軍萬馬的氣勢,雖然那幾個匪徒也並不弱,可在解淩雲主仆眼裡,此刻的道爺那就是猶如三清祖師爺般強大的存在。
雖然楊翼平日沒什麼實戰經驗,可他有個好師兄,從他重新撿起武藝開始,每日都要揍他,啊,不對是互相切磋半個時辰。
因而楊翼收拾這幾個匪徒時並未吃到多少經驗不足的虧,然而他下不了死手所以那匪徒在知道自己大概不敵時便一溜煙跑了。
“多謝道長救命之恩,不然解某今日怕是要下場淒慘了。”
楊翼看著解淩雲主仆二人的狼狽模樣,無奈歎口氣:“善人這麻煩似乎還挺多。”
他已經看出了找麻煩的人大約並不真的想把事情鬨大,甚至派過來的人也並不是真想要了解淩雲的命。
更像是,故意給他回京製造障礙,還是那種惡心人的障礙。
解淩雲聞言隻能苦笑:“解某離京三年,不想過去這麼久竟然還能如此被人惦念。”
他真的沒故意乾過什麼得罪人的事,當官幾年都是兢兢業業做事來著,。
“善人,你可知去京都的路是哪一條?”
“右邊那條。”
“多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