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內陸海道。
覆蓋海麵的落日餘暉隨著夕陽落下而逐漸褪去,一抹清冷的月光重新灑落,給蔚藍的淺海鍍上了一層碎銀般的色彩。
忽然,唯美的氛圍被打破,海底傳來了一波波巨大的震蕩,泥沙隨著海水不斷翻滾,其中還混雜有大量的碎肉、鮮血,場麵觸目驚心,聲勢驚人。
細看之下,才能夠看出那是數道巨大的黑影在瘋狂廝殺。
如果楚旭在這裡的話,一定能夠認出來,其中之一正是曾經和他有“一麵之緣”的白堊刺甲鯊。
自從三個多月前被楚旭一招小型爆裂炸得頜骨斷裂、食道燒傷之後,白堊刺甲鯊便難以再正常狩獵,隻能吃些小魚小蝦,食不果腹,命不久矣。
於是兩隻薄片龍盯上了強弩之末的白堊刺甲鯊,趁其不備展開偷襲,要將這個有力的競爭對手給除去!
薄片龍,蜥鰭目蛇頸龍科的大型掠食性海洋爬行類動物。
蛇頸龍一族,以修長靈活如蛇類的頸部而得名,外形像一條蛇穿過一個烏龜殼,四肢特化為適於劃水的肉質鰭腳,使它們既能在水中往來自如,又能爬上岸來休息或產卵繁殖後代。
從三疊紀晚期便開始興起,到侏羅紀已遍布世界各地,蛇頸龍和魚龍一道成為了侏羅紀的海洋霸主。
隻不過風水輪流轉,到了晚白堊世,海平麵不斷上漲,達到了顯生宙最高點,足有150米之高。
過高的海平麵使得海洋環流可以自如穿梭,熱帶地區不受控製地朝極地輸送熱量,但是它本身的溫度卻降到熱帶生物難以忍受的溫度,從而引發了森諾曼期-土侖期的小規模生物滅絕事件。
曾經一度繁盛的魚龍和上龍因此逐漸走向了衰敗,並最終銷聲匿跡。
剩餘的蛇頸龍也遭到了致命重創,從今往後的晚白堊世海洋就此由強勢崛起的滄龍稱霸,在中生代最後幾千萬年的光陰中大放異彩。
饒是如此,作為昔日海洋霸主的蛇頸龍也不容小覷,薄片龍便是晚白堊世蛇頸龍類的代表,體長可達13米,光是其脖子就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長度,體重在2噸左右。
一隻薄片龍可能還不是白堊刺甲鯊的對手,可此時兩隻薄片龍一起夾擊,後者還受了重傷,這場戰鬥的結局已然注定。
隻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生死搏鬥間的白堊刺甲鯊及薄片龍們都沒有留意到,不遠處作為晚白堊世真正海洋霸主的一道巨碩黑影,悄然出現了!
終於,這一場生死搏鬥接近了尾聲。
在兩隻薄片龍的夾擊之下,本就遭受重創的白堊刺甲鯊無奈飲恨,屍體被它們分而食之。
不過白堊刺甲鯊的臨死反撲也讓兩隻薄片龍受了不輕的傷勢,體力也幾乎消耗殆儘。
就在兩隻薄片龍準備好好享用這頓來之不易的戰利品時,潛伏多時的巨碩黑影緩緩地出現在了它們的身後。
當兩隻薄片龍有所察覺,扭轉過頭的時候,才駭然發現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