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跑不跑?(2 / 2)

“那不行,白養著4千多人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啊?”賈磊說。

“西德的月平均工資是1411馬克,東德的月平均工資是西德工人的42%,大概在592馬克!我們工廠的工人薪水是每月600馬克,四千人的薪水每月就要240萬馬克。我按照托管局的資料算過每個月光薪水你就要支付260萬馬克,再加上水電費和其他費用每月大概要支出300萬馬克。”諾萬說。

“你算這個乾什麼?”賈磊已經被嚇傻了,茫然的問。

“這是我作為您的私人助理應該做的事,因為你沒有吩咐其他人去計算過工資開支,為了避免您到時候突然要這個數據卻找不到,我把許多相關數據提前整理出來了。”諾萬說,他有著德國人的一貫嚴謹。

“一個月的工資就要260萬馬克!艸!怪不得這麼多工廠企業還有地皮托管局250萬馬克就賣了,感情這點錢連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付!果然便宜沒好貨!”賈磊說。

事實上經過馬克彙率衝擊依然盈利的企業托管局一家都沒賣,全都以部分私有化的形式保留下來了,被賣出去的企業全都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至少經過計算是虧損的。

“一個月三百萬馬克我可拖不起,既然現在不能賣企業了,我就隻能硬著頭皮上了!不就是扭虧為盈嗎?我就不信我有金手指還救不活兩家企業了。”賈磊被逼到絕路上反而激發了鬥誌。

****

軸承廠的情況賈磊已經了解過了,而且鑒於新專利的給力程度,賈磊現在可以暫時把ZC軸承廠放到一邊,他現在要做的是去考察那兩家農場。

“農場離市區大概有兩小時的路程,我建議你們應該先去研究所了解一下情況。”漢斯秘書說,他這兩天因為Rohedder局長被槍殺的事情緒不好,就像托管局請了假。

托管局也考慮到他的心情給他批了一個月的帶薪假期和一個療程的心裡治療,從這裡賈磊就能看出歐盟國家的高福利政策了。

“漢斯秘書你為什麼會費這麼大力氣來幫我們呢?”賈磊問。

“事實上你會接手這家研究所完全是我的原因,我爺爺的家族就住在研究所下屬的其中一個農場附近的小鎮上,我的叔叔伯伯還有其他親戚都在甘藍農場裡工作。我想給他們找個好點的新老板,至少是會給遣散費的老板!”漢斯秘書說。

“可我記得你是西德人?”賈磊問。

“是的,我是西德人!我從小就出生在西德可我父親是東德人、我的祖父母和叔叔都是東德人,我父親在德國一分為二時剛好在西德讀書。他當時被柏林牆擋住了回家的路!”漢斯秘書說。

賈磊了然的點點頭不在問了,這種事他最近幾個月見多了,無論報紙還是電視台都熱衷於拍一些分隔幾十年以後親人團聚的畫麵和故事。

車子平穩的行駛著還路過了賈磊的柏林牆博物館,很快就來倒一大片空地上,諾萬在空地旁邊的研究所門前停下車,賈磊推開車門下來了。

“這個研究所的位置很好,剛好在伯林市中心,以後會有大發展的。”漢斯秘書說。

“噢?什麼大發展?漢斯秘書可以給我們透露一下嗎?”皮特從後麵的車上下來後問。

“這……”漢斯秘書有點猶豫。

“是不是遷都柏林?”法爾老頭突然問。

“你怎麼知道啊?”漢斯問。

“這不是明擺著嗎,凡是有一定政治嗅覺的人都能看出來。波恩在統一後的德國西部,而柏林則是在德國的中心。”法爾老頭說。

“上麵的確有這個意思,不過還需要投票表決一下。”漢斯秘書說。

“還表決個什麼勁,百分百會通過的!”賈磊毫不猶豫的說。

“老板你怎麼這麼肯定?要知道遷都的花費的金錢和人力可不小,可不是能輕易決定的?”法爾問,他隻是計算過這個可能但卻不敢肯定。

“嗤!你們也彆從政治或者是經濟方麵考慮了,你們隻要考慮一點就明白了。”賈磊晃著無名指說。

“哪一點?”諾萬和漢斯異口同聲的問。

“人心!”賈磊說。

“人心?這和遷都有什麼關係?”漢斯問。

“我先問你,D國政府為什麼想遷都?”賈磊問。

“因為柏林在二戰前就是德國的首都!”漢斯說。

“那你覺得東西德合並最要緊的是什麼?”賈磊又問。

“民族、經濟和政治的統一。”漢斯說。

“錯!是人心,西德政府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收買東德的人心,所以它才會拿出大筆財政預算來一比一的兌換東德馬克!而讓東德人對統一後的德國最有歸屬感的辦法就是遷都,柏林這座城市就好像這個國家的縮影一樣,隻有西德政府把首都定在柏林這塊有一半屬於東德人的土地上東德人才會安心。”賈磊回頭看著身後那一大片柏林牆拆除後的空地說。

“是啊!作為一個普通東德人恐怕隻有看到西德最高領導住在東德的土地上才會安心,首都定在柏林才能說明西德政府把東德的土地和人民當做自己人了!”老法爾說。

“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投票表決呢?”皮特問。

“就像我們簽合同一樣,要討論各種條款啊,沒有反對者怎麼能在定條款時傾向西德民眾呢。這就好比一家有兩個兄弟,雖然都是一家人可隻有一棟遺產彆墅,不經過爭論怎麼能確定誰要繼承多遺產當彆墅的主人呢?”賈磊說。

“如果柏林成了德國的首都這塊空地就值大錢了?”理查德看了一眼研究所前麵的空地說。

“是啊!所以我才舍不得跑,這塊地遷都後至少能值一億美金!”賈磊點頭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