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橫渠四句”(2 / 2)

“橫渠四句”《杏花小報》上刊登,隻是作為“春山學堂”成立的新聞裡的一個小插曲,但是卻在文壇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遠勝於當初的《陋室銘》。

這四句話體現出的宏大格局,讓人忍不住擊節讚歎。

有人甚至開始翻出顧安以往的作品,他從《三字經》《西遊記》開始,出現在大周的士大夫們眼中。

才發現,他雖然不是什麼朝堂新秀、或是士林名士,但是縱觀他的所有作品,才發現他的才華“奇”且“高”。

如今這四句一出,更加讓人對他以往的事跡都增加了一層濾鏡,甚至於那首《憫農》也再次得到傳播。

換句話說,顧安又收獲了不少的粉絲。

甚至隨著這“橫渠四句”的傳播,也使得新建立的“春山書院”的名聲,在士林中間一下子響亮了起來。

這是許多開設多年的“州府書院”的不曾做到的事情。

在某人的幫助下,“橫渠四句”也很快出現在了君主的案頭。

皇帝一看到這句話,一時間也覺得有些熱血上頭。

“開萬世之太平”,好大的口氣!

又想到顧安這人,和這兩年來做的這些事兒,倒是真心起了些愛才之心。

但是顧安似乎誌向不在做官啊,而且這性格,也不太適合做官。

從李純那裡仔細打聽來,這顧安其實和他的“文章”反應出來的根本就不是一樣的人。

他沒有那麼的憂國憂民,誌向遠大。

他除了一心隻想著辦好他的“學校”,另外就是琢磨一些“奇嬴巧物”和“美食”。

比如麻將和臘肉!

不得不承認,顧淮安此人在做美食上,真的很有想法。

至少這一年多來,他的餐桌上食物豐富了好多。

皇帝此刻也不知道該是為這樣“不務正業”的顧安感到“惋惜”還是“高興”……

第二天的朝會上,皇上看著又吵在一起扯得不可開交的朝臣們,感覺實在有些累了。

他揉了揉額角,對著下麵的群臣問道

“諸位都是進士出身,天子門生,不知各位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殿內的官員們被皇上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的麵麵相覷,不明白為什麼剛才還在討論和東突厥開互市和馬場的事兒,怎麼一下子扯到了這事情上。

隻是皇上問了自然得答,於是各個大臣終於安靜,腦子裡瘋狂的轉動起來,卻沒有敢率先站出來說話。

皇上問道“董章,你有什麼想法?”

董章被點名,倒是不卑不亢的說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是《大學》裡給出的標準答案,董章以為這麼說,沒人能說出他的不是來。

但皇帝又問“你們除了背書,就沒有自己的想法?”

董章額頭瞬間出了汗!

皇帝又看向朝堂末尾一個年輕人,問“柳翰林,你呢?”

這柳翰林是今科探花,聽到皇帝問話,從群臣隊伍裡走出來,不卑不亢的說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微臣生為天子門生,讀書自然是為了報效朝廷。”

皇帝“嗯”了一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