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明顯不過的疑問。簡直就像故意說出“不像有社交障礙”。
林偵探雙肘支在桌上笑得狡黠:
“其實嘛,我平常不在這兒附近,今天也不是平白無故來喝咖啡。”
“意思是……?”
“是袁小姐讓我來的。”
“袁苑桉?”
“對。她說也許你需要我的服務。至於委托能不能成,得直接征求你本人的意願,所以我就來了。”
繞了一大個彎,原來是袁苑桉的安排。老實說,這種帶點戲劇性的方式我覺得有意思。
如果她找好了私家偵探,直接出麵介紹,我肯定不會拒絕,甚至想都不想就接受。然而她沒讓我飯來張口,采取了一個撇除介紹人影響的方式,讓我自行判斷是否進行委托,無形中給了我充分的自主選擇空間。
既然如此。
“那我得重新考慮了。”我說。
“啊?不是談好了嗎?”
“一開始你就知道我的基本情況,還假裝在猜。”
“不呀,是猜的。袁小姐什麼都沒透露,她隻給了你的姓名電話和住址。我也不知道你見過林樂奕。”
“但你知道我有社交障礙。”
“噢,這個是袁小姐說的。她擔心你會抵觸,叫我不要為了拉生意死纏爛打。”
“她還說了什麼?”
“說你不常出門唄……除此之外,還說了挺多,但都不是關於你。她在我工作室待了二十分鐘,二十分鐘都在要求我提供過往成功案例。”說到這裡她笑了笑,“你大可以向她求證。”
“但調查自己應該不常見吧?你馬上就一口答應了。”
聽我這麼說,她還是在那兒笑:“好敏銳,我都要懷疑你是同行了。”
她身體後移靠上椅背:“但你應該不是。做我們這行的,都會本著客人不說就絕不多問的原則。而且,定下委托意向和價錢再談細節對大家都好。”
這靠著椅背的動作,倒有點若反悔取消委托就不必詳談更多的意思。
不過是種以退為進。
“我可是第一次來這家店。”
言下之意是:你如何知道我在這兒?
“我蹲守了兩天。你也不是不出門嘛,會出來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