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從人群中,走出一個身量纖弱的女冠,來到開景帝前麵,跪下秉道:“小道靜玄,叩拜吾皇萬福萬壽。”
“抬起頭來。”
靜玄直起身,微微抬頭,開景帝細細打量了片刻。
像,太像了,眉眼口鼻,無一處沒有他那先皇儲長姊姬平的影子,隻是與長姊犀利精明的眼神不同,這小女道此刻滿眼怯懦,一臉懵懂無知。
在她看到那穿黃袍的男人打量自己時,她也在不動聲色地打量他,這位聖人年約四旬,倒不像她想象中那樣狠毒猙獰,甚至還有幾分和藹可親,想來權利最能美化惡人,叫人看不清其本來麵目。
“你今年多大了?可有俗家名字?”
她將頭低下:“回聖人,小道今年十七歲,自記事起就在觀中,是以未有俗家名姓。”
開景帝聽罷不禁搖頭長歎,姬平的這遺孤,也是他不久前才獲悉蹤跡的,據他所知,此女出生時有道士相看,說其命中帶克,於皇儲不利,所以滿月之後就被抱去了蜀中道觀。
姬平被廢去世後,他曾派人前往蜀中探尋,找了這些年,才發現原來這遺孤就在自己眼皮底下。
自從收到這個消息,當年跟隨他謀奪皇位的近臣一個個不斷進言,請他不要心軟留下禍根,隻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卻正好需要這麼一位適齡公主前去和親,何況自己已穩坐皇位十餘年,這麼一個羸弱孤女,能把他怎麼樣呢?
想到和親,他又不由得回想起數日前兩儀殿的不愉快來,姒皇後見到國書,怒不可遏,又見他似乎有應允和親之意,更是火冒三丈,於是當著宮人,就在殿中鬨開了。
她指著開景帝的鼻子罵道:“說什麼為了黎民蒼生,聖旨是你下的,是你執意臨陣換將,致使前線潰敗,仗也是那大將軍敗的,憑什麼把我女兒送在裡麵?你若果真為了黎民,就下罪己詔,脫了這身龍袍,立時三刻傳位於太子,自己去給那柔然老可汗牽馬為虜,我就敬你有種!輸也輸得有些骨氣!男兒家沒本事,就拿女兒來填賠,算什麼東西?彆指望我說出好話來!”
姒皇後言語犀利,懟得他啞口無言,隻是怒道:“瘋婦!瘋婦!”
除姒皇後外,也有不少朝臣對此事表示反對,說聖人送親女出降和親,實在有失上朝顏麵。
而今日,這麼一位合適的替代品出現在麵前,這可真是上天眷顧。
他坐在上麵出神半晌,下麵眾人亦不敢出聲,良久後他才回過神來,說道:“平身罷,來,過來讓朕細瞧瞧。”
靜玄隻得站起身來,在宮人引領下走到禦座邊,在宮人搬來的鼓凳上坐了。
開景帝又端詳她片刻,才緩緩說道:“你本名叫做姬嬰,你的母親,是朕的長姊,可惜她當年一朝錯了主意,被廢黜後又自家焚了園子,一家百十餘口人命喪火海,實在令人痛心。”
說到這裡,他言語之中,竟還帶了些哽咽之聲,若非她知道當年逼宮之事,都險些被感動了,但見開景帝表演得如此賣力,她也隻得陪了幾點眼淚,舅姪兩個對坐涕零。
這時,有個近侍宮官適時地在一旁輕聲安慰道:“聖人也不必如此難過了,好在如今先長公主還留了血脈在世,她在天有靈,也當欣慰了。”
先長公主,這是他登基後為姬平後改的稱號,自那以後,滿朝上下皆不許再提“先皇儲”三個字。
開景帝擦了擦眼淚,點頭道:“也算是能彌補朕一點骨肉之情,隻是這道觀之中如此清苦,朕見之甚痛,怎能令宗室血脈流落在外?傳朕口諭,鶴棲觀女冠靜玄,即日還俗,恢複本名姬嬰,加封為昭文公主。”
靜玄聽說,忙起身再度跪拜:“小道自幼長於山野,實在難擔公主稱號,惶恐之至,還請聖人收回成命,讓小道就在觀中了卻殘生吧!”
她說這話時,語氣中還帶些緊張顫抖,開景帝彎腰扶她起來,見她滿麵驚慌,如同一頭受驚的小鹿,更加深信她事先的確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遂又多了幾分輕視,笑道:“朕既已尋著了你,沒有還叫你在外吃苦的理,隨朕回宮吧,哪裡有放著榮華富貴不要,倒要留在觀中忍受辛勞的?莫要叫朕於心不安。”
這時那宮官趕忙領了一眾宮人,到靜玄腳前跪下拜道:“俾子等參見昭文公主!”
見她惶惶不安地受了禮,開景帝滿意地點點頭:“這就對了。”說完又看向殿外,“天色也不早了,不如今日就隨朕回宮吧。”
息念在一旁聽了這話,走出來拜道:“聖人容稟,貧道等實不知小觀中竟有天家血脈在內,未能照顧好公主,還望聖人恕罪,小觀願開壇為公主祈福相送,請聖人容小觀儘一儘心意,再接公主回宮。”
開景帝想了想,若今日一來就將姬嬰帶走,也顯得有些過於急迫,非天家禮儀,還容易落人話柄。於是他轉頭讓一旁宮官查了查近期吉日,那宮官叫來後麵伺候的小宮人,打開攜帶的錦匣,取出曆書看了一回,稟道:“回聖人,三日後是個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