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強身健體(1 / 2)

我婆婆是穿來的 青姝 2423 字 2個月前

薑琬原本真沒想那麼多,再怎麼早熟,也還是個小姑娘,在閨中學的也不過就是大家閨秀那一套:要怎麼貞靜嫻淑、要怎麼孝順長輩、要追求德言容功……對於人情世故可能會因為母親的一些講解有點認知,但畢竟囿於後院,又是匆匆被推出來報恩衝喜的,她其實並沒有以為的那麼了解真正的社會。

尤其是這些道理,很多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都未必能想明白,這時候聽婆母這麼一說,她直接就嚇白了臉。

看她這樣,張愛英又不忍心了,她本來也不是想要恐嚇小姑娘,隻是都是女人,而這個世界的女人又格外不容易,她才說了這些話。主要她不想讓小姑娘太過天真單純,未來不可預料,不能寄希望於彆人的善良,還是要有自己的底線才好。

“好了好了,你也彆怕,娘剛剛也就是那麼說一下,你自己心裡有數了就成。有的人總覺得一次兩次沒什麼,可是有些事,一旦開了口子,之後的發展或許就不是你能隨意掌控的了。最好的辦法是,不好的事兒就不能開口子。”

拍拍薑琬的肩讓她自己消化,張愛英抬頭看向呆站在那裡的喬多祿:“狗娃,還有你,正好說到這兒了,那我就跟你說一句,咱家沒有花兒媳婦嫁妝的規矩,你一個男人,更是要自己立起來,可不能想著花媳婦的私房。我跟你說,隻有頂頂沒出息的那種男人,才會兩隻眼睛都盯著媳婦的嫁妝。我們不是那樣的人家,哪怕現在窮一點,可我們也得靠自己本事去掙錢吃飯,這才叫堂堂正正做人。”

“娘,我知道。”喬多祿一點沒覺得這有什麼,這倒不是說他沒被世俗影響。

實際上,雖然有彩禮嫁妝的說法,但那本質上還是門第高一點的人家門當戶對時才會有的講究,而且通常情況下,隻有女方那邊是比較要臉麵或者真的極為疼愛女兒的人家,才會給女兒真正豐厚有用的嫁妝。要不是為此,怎麼會有人說生養女兒就是賠錢貨呢?正是因為在這種社會製度之下,生養女兒結果就是要把女兒嫁出去還得給嫁妝,等於是人財兩空。

而在村子裡,底層小老百姓中,彩禮是要給的,但是基本不會有什麼嫁妝,父母舍得陪嫁一套床單棉被鍋碗瓢盆的,就算是有心了。那種不把女兒當人的父母,生女兒就是虧了,收了彩禮一分不花女兒身上這種事完全做得出來,女方出嫁時衣服什麼都是男方家裡置辦,於是這個女的一輩子都會被婆家說“你是光著身子到我們家的”,卻忘了人才是最大的生產力,人就是最大的財富——當然,在這個世界或許不這樣認為,畢竟這是個人口買賣合法的封建時代,他們隻會否定女人自身的所有價值,隻心疼那一點所謂的彩禮錢,他們把女人當做完全的物件:傳宗接代的機器、伺候家小的保姆。在這樣的社會製度中,一個女人從娘家到婆家,一輩子在父權夫權掌控下,生兒育女操持家務贍養老人,像是機器更像是牲畜牛馬,反正就不像是個人。

喬多祿到底是在村裡長大的孩子,哪怕讀過一點書,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縣城,身邊都是後者這樣的情形,在他的認知裡,新媳婦根本就沒有什麼嫁妝的說法,自然也就也沒有形成固有的概念。而且因為年紀小,常年跟母親相依為命,很少受外麵那些人的荼毒,根本沒有什麼“媳婦都是我的那她的嫁妝什麼的也都是我的”這種世俗極品觀念。

現在聽母親這麼一說,他完全沒覺得這有什麼,他隻覺得母親說的對,鄉下都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那就是說男人得努力掙錢讓自己的媳婦穿好衣吃飽飯,哪有大男人要靠媳婦嫁妝養活的道理?母親說的沒錯,要靠吸血女人的男人,那就是吃軟飯,那就是頂頂沒出息。

“放心,娘,我會養好身體,我會努力撐起這個家。”

他本來想說努力讀書的,可想想家裡現在這個條件,他哪裡能去讀書。真要那麼做了,才是在壓榨母親和琬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