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她期期艾艾。
張愛英隻以為她是不好意思了,擺擺手:“沒什麼,這事兒本來就是我們沒做到位,明天就帶你回家去,彆想太多了。也彆難過了。”
“那娘,我們今天早點做飯早點休息。我來給你燒火。”
喬多祿立刻提議。
他以前身體病弱,原主也是個一味偏疼兒子的,明明是農家子,愣是沒乾過什麼活,彆說下地,那是家裡基本的燒火都不會。這點他跟張青雲有得一比,張愛英嚴重懷疑張桂花就是照著自家老娘疼小弟那個架勢來的,甚至因為喬多祿體弱多病,還有過之無不及。
不過她可沒有這種慣孩子的毛病,有那個條件護孩子優渥一生也就還好,明擺著家裡條件不好,還辛苦自己犧牲自己來嬌養孩子,那不是為孩子好,那也不是真的疼孩子,那純粹是自我感動。
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燒火做飯這樣的,不說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吧,要真是想讓男娃在科舉路上有所成就,還真必須得會。還是那句話,秋闈春闈那都是關起來一考好幾天的,吃喝拉撒都考生一個人在考場裡解決,平時不練好基本的生活技能,進考場還有誰能伺候?
所以力所能及的,就得讓孩子練起來。哪怕是循序漸進慢慢來,總得學。
好在喬多祿也是個懂事孩子,還是肯學的,而且大概是因為體弱還帶點體寒的原因,這三伏天裡,正常人在灶孔麵前燒火都抵不住,那是嘩嘩流汗,哪怕現在快要出伏了,那也是還很熱的。就他坐在灶前還挺能坐得住,甚至都不怎麼出汗。這當然還是不正常的,身體虛,得慢慢養,不過該乾的活也得乾起來。
薑琬跟著要來幫忙,張愛英推她出去:“你彆忙活,明兒不是要回娘家嗎?你把之前準備的那些衣服都給拾掇拾掇,包好,明天我們好順便就拿過去。”
薑琬拗不過,就乖乖聽話去把早就收好的衣服又拿出來看了整理好,過後還是不忍不住去找張愛英:“娘,那我們真的是不去祖宅那邊嗎?那給祖父祖母做的衣服……”
她是個能乾的,愣是把張愛英拿出來的布料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給祖父祖母都做了一身,彆管親疏遠近,這孝心也是做得做得足足的了。
“順便帶過去吧,反正不都在梧桐街那邊嗎?到時候直接把東西送過去,或者說讓你爹娘轉送一下,也算是表了我們的心意了。”祖父祖母還在,確實就不好越過他們去不聞不問。
張愛英看她好像還有話,就放下手裡的事情:“琬姐兒,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事兒?還是今天真遇到什麼麻煩了?你跟娘說就是。”
她現在知道薑琬的排行是跟著家裡堂姐妹一起排的,好像現在大戶人家都是這個作派,老人還在的話,就會把膝下兒孫拉通排行,當然,男女是分開排的。知道這事兒,她就不想再順著這麼喊“三娘”了,就像喬多祿,以往喊他“二郎”也是原主公公喬老爺子還在世的時候,幾個孫子一起排的,可現在跟大房三房那簡直跟反目成仇也沒差彆了,那乾嘛還要按這個排行來?提一次都是給自己添堵一次。
雖未明說,但薑琬也是一聽就瞬間意會了,心裡更是酸酸軟軟的,這種好像被人無條件維護且同仇敵愾的感覺,真是,怎麼說呢……
她也不好再藏掖了:“娘,其實我不想回去。也一點都不想去祖宅。”
這種話要是在自己母親麵前,她都是不敢直接說的。儘管母親對祖父祖母連帶叔父叔母都是有怨言的,她不說薑琬也能感受到。可就如那話,連她自己都不能明說,她把薑琬更是往貞靜嫻淑方麵教養的,孝道是頭等大事,又怎會讓她說出這種對老人不敬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