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薑琬姐姐也是那麼好的人,她當然得幫他們家多盯著點了!
張愛英還真不知道外麵有關自己的傳言,模具一時半會兒弄不出來,她估摸著是不太好尋人,就暫時把這事撇開了,因為她又忙起了另外的事。
這不馬上就是中秋了嘛,張愛英本來沒把這種節日啥的放心上,日子好了那天天都是過節。而且他們也沒有什麼出門在外的人,一家就三口人,還都在家,也不存在什麼團聚團圓的特彆需求,張愛英頂多就琢磨著做點月餅,這回都沒想著生意經了,畢竟這節日在這年代都是很鄭重的,月餅糕點數不勝數,她那點伎倆就彆去跟人家專業大師傅麵前班門弄斧了。
但是,中秋之後就是薑家老太爺的壽辰,張愛英當然是不知道的,可這不是薑家帶了口信過來,說是老爺子壽辰要大宴親朋,喬家這門姻親也在受邀之列。
張愛英這幾天忙活的就是薑老爺子的生辰禮物。
甚至還不得不緊著準備了月餅糕點好讓喬多祿小兩口送到薑家去,女婿給嶽家的中秋節禮嘛。自家的可以敷衍,這送給姻親的節禮就不能敷衍了,張愛英做了好幾種月餅,鹹蛋黃的、蓮蓉的、豆沙的甚至五仁的都有,然後做好了她才發現自己白瞎了,因為沒有模具,最終她做出來的成品甚至都不是很圓,也不完全均勻一致。
張愛英都想給自己來兩下,不過做都做好了也隻能這樣了:“將就著用吧,也隻能這樣了。”
“娘,這就挺好了,挺好吃啊!”薑琬一點不嫌棄,“娘,我們又不是要做出去賣的,自家這手藝已經不錯了。”
東西是吃的又不是看的,再說他們也就隻是沒那麼好看,也不是不能看。
至於祖父祖母和父親母親那裡會怎麼想其實又有什麼重要的?要是他們看不起喬家,不在乎自己這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是他們用了模具做成一朵花兒來,他們就會因此高看喬家嗎?
她很想得開,而且她也確實覺得婆母很用心了,不然隨便去福壽齋買幾盒糕點,那不是更省心?
張愛英被她安慰住了,就打發喬多祿去送節禮:“反正也隻能這樣了,你現在身子骨好點了,我叫二牛送你去,你能去吧?”
喬多祿當然說好,他也自覺自己身體好了很多,想為家裡做點事,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他該做的。
張愛英雖然放手同意他單獨出門,其實心裡還是有些擔心,把他送出門還跟宋二牛叮囑了好幾句。轉身回家還有些擔心。
陳彩妮就是在這個時候過來的,張愛英跟薑琬正在收拾家裡。
廚房裡蒸烤好的月餅還剩了許多,張愛英本來就打算趁熱給宋家分一分,說來她也穿到這個世界挺久了,結果在村子裡處了這麼久,仍舊隻跟宋家人關係緊密。
不過想到之前半夜村子裡那麼多人都來救火了,張愛英這次還是多做了很多月餅,反正都是過節嘛,給大家都分點嘗嘗,也是一份心意,聊表感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