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佑。
“見笑了見笑了。”何天佑先回頭苦笑,然後立刻嗬斥家丁,“木著乾啥,一個個蠢貨啊,趕緊給我追上啊!要是出了事,回頭你們交代還是我去交代啊?”
喬多祿和薑琬也不好再裝什麼都沒看見:“何少爺,既然你有事,就先去吧。我們本來也沒什麼,就是出來看看熱鬨,不妨事的。”
這位何少爺來的時候,他們就聽了介紹,那嬌俏少女丁二娘,也是富商之女,這丁家與何家也算得上是通家之好,原本兩家祖上曾是鄰居,後來丁家往外行商發展,漸漸搬離了故土。也是之前清明回鄉祭祖,這丁二娘子才滯留到如今,現在就借住在何家。
來者是客,更彆說還是這樣的通家之好,那肯定是格外看顧的。
喬多祿與薑琬都不傻,都看出了另一層意思——這兩家通家之好,怕是還有繼續聯姻的意圖啊!
等勸走了何天佑,兩人對視一眼,都忍不住鬆口氣。
“好了,本來便說今日去縣城逛逛的,雖有些意外,不過也不算晚,走吧。”
“嗯,你說娘為什麼不出來呢?是不是覺得街上太擠,人太多了?”一邊走,薑琬看著街上的人流和風景,一邊小聲和喬多祿交流。
今日端午過節,蕭夫子的學堂放了假,讓學生們都回家過節。所以喬多祿也才有這時間回家攜妻子出門逛街玩耍。
至於何天佑那完全就是個意外,不請自來的。因為
之前沒跟他提一句就進了蕭夫子的學堂,等何天佑知道的時候幾次歎息沒幫上忙,幾次都想出手幫他換更好的學堂,甚至是縣學。張愛英和喬多祿都不可能承他這樣的人情,而且說實話,喬多祿真要這麼進了縣學,也未必就是一樁好事。
不過麵對人家這樣的熱情,全然拒絕也未免顯得太過冷硬,所以張愛英在找房子租房子上頭借了何家的力,如今在縣城也是找了個小院子安頓了下來,就在前兩天才剛剛搬進來。
所以薑琬又說:“娘多半還是要在家收拾,早知道我便不該出來,也該在家幫忙才是。”
“傻啊你!”喬多祿實在聽不下去,“琬姐,你沒看出來啊?娘哪裡是不想出來玩,她是不想跟我們一道。”
“啊?”
“娘啊,帶了我大半輩子,她也得有鬆快鬆快的時候吧?哪能時時刻刻都跟我們在一道的。何況今日這樣的熱鬨,娘肯定也是要出來湊一湊的,說不定還去看祭龍了呢!”
喬多祿說的沒錯,張愛英確實不想跟小兒女一道,那是真特大型電燈泡,沒意思。但她也對古代這樣的節慶感興趣啊,之前上元燈節也就罷了,那時候太忙,作坊什麼的根本走不開,隻聽說城裡放燈格外熱鬨,甚至還格外開恩解了宵禁,就這麼難得的喜慶也楞是沒趕上,隻聽人說都覺得心向往之。後來的三月三踏春也跟她一個半老婆子扯不上關
係,如今好歹是到了端午,縣城又是一番大熱鬨,雖無賽龍舟,可縣令主持祭龍大典,城中各種歡喜熱鬨也不停歇,之前在村裡還要怕趕時間,現在都進城了,就在眼前怎可錯過?
所以此時此刻,小兒女還在街上到處閒逛,他們對人擠人的祭龍大典沒興趣,張愛英卻是早早就已經竄到了前頭,占據了好位置,喝著清涼解暑的薄荷飲子,吃著小巧玲瓏的五彩粽子,看著人山人海,聽著鑼鼓喧天,好一派安寧昌盛,好一副市井熱鬨。
當真是優哉遊哉,張愛英隻恨沒有手機,不然拍一張錄個像什麼的,留存紀念,這就是真正的古代市井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