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家的道歉禮來得很快,其中綾羅綢緞並一些時令鮮果的也便罷了,關鍵還有好幾本書籍,算是正好送到了喬多祿的心坎兒上。
尚不知發生了什麼的喬多祿看到這幾本多出來的書,滿滿的興奮之餘,當然也忍不住去問:“這應該不是書肆裡能買到的,上麵這些注解都作得極好,娘,是不是何五哥又來過了?”
會來給他送書的,除了何天佑也沒有彆的人了。
喬多祿想著更有些感動:“沒想到五哥這麼忙,還這般想著我。看來下次有假日,我也得空出時間去拜訪五哥才行。”
人情往來,有來就得有往才行,總不能單方麵接受彆人的好意。不聯絡,不主動,那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歲月的摧殘。
說來今年真真都是全新的一年,除了喬多祿進城進學忙了起來,沒有了那麼多可以到處走動的空餘時間,就是何天佑也不是從前那個想走哪兒就走哪兒的瀟灑公子哥兒了。畢竟是有了官身的人,哪怕隻是個末流小官,那門第也確實是不一樣了,或許彆的人還會繼續混吃等死,這小子卻是個知道上進的,表麵上說什麼區區不入流小官沒什麼值得在意的,但實際上乾活啥的都很努力,也算是在認真搞事業。
如此一來,兩個都忙的人,自然是也沒多少機會想什麼時候見麵就什麼時候見麵。若是換了彆的人家,本來相識就沒多久,自然也不會有多
深的感情,遇到這種彼此都忙,那感情疏離是自然而然的,畢竟老話怎麼說的,離遠而情疏。但是這話放在何天佑與喬多祿身上,顯然都沒奏效。兩個人雖然見麵時間少了,但不知道真的是比較投契,還是因為兩家實際上的合作牽絆更深了,兩人的情誼並沒有真的減淡,就比如之前過端午,何天佑還帶著可能的聯姻對象來約他們出去逛街,不管最後成沒成吧,這份聯係確實是沒斷的。
“有空是該去拜訪人家。”張愛英高興,本來也是,小孩子嘛,總不能每天都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哪怕孩子自己懂事,也不能把日子過得這般無趣,該出去玩一玩,交個朋友什麼的,勞逸結合才是正經。
不過,她伸頭看了兩眼,“但這書可不是何少爺送來的,你彆弄錯了。”
“不是?”何天佑驚訝,“哪家書肆能賣這樣的?”
張愛英就看著他笑。
何天佑後知後覺,皺起了眉頭:“是嶽家拿過來的?”
這說的他怎麼有些不信呢?畢竟聽說他在蕭夫子的學堂上課,薑家對他的態度就可謂是急轉直下,雖然說,之前也沒有熱情到哪裡去,但至少還表現得有幾分親切,後頭那就真是裝都不裝了,就差沒直接指著他的鼻子罵他墮落了。
其實,不說喬多祿,就是張愛英難道真沒考慮過這些問題嗎?孟母三遷的道理總聽過吧?誰還能不知道學習環境的重要
性了?現代人那麼拚都要買學區房,還不就是想給孩子更好的學習條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