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可能會被纏上。要是明事理的人家,大家一起共享好處,互幫互助是好事。
可看看李家這做派,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雖然這世界這社會現實講究女子名節,可其實那還是對上層人物而言的,對於平民百姓,真沒有那麼講究,他們這山溝裡就更彆說了,沒看到山溝裡還有兄弟幾個娶一個老婆的事嗎?底層男子典妻更是常態。所謂典妻,就是在自己娶妻生了兒子之後,將妻子典給彆的娶不起老婆的男人,按年份收錢,這種典妻還不隻是一回兩回的事。由此可見社會的割裂,但底層人物要生存要繁衍,本來就沒那麼多講究。以招娣的容貌條件,以汪順一家現在的能力,就算招娣想要找個條件更好的,那也完全不是問題。說白了,汪順就是想要讓女兒過的舒心才選了李家,而在他們婚後,李家這種一年吃不了幾回肉的人家跟著日子好過了不說,連新房子都給蓋起來了。明明就是他們沾了汪家的好處,卻還一副自家不嫌棄娶了招娣進門是好心是吃了大虧的高高在上態度,實在是夠惡心人的。
就這樣的人家,光是聽一聽都不想與之有任何往來,更彆說以後還要做那七彎八繞的親戚。
就連這些,張愛英也都跟招娣說清楚了。
招娣本來聽到說讓她立刻去想回去李家的生活就夠難受了,她口頭說著體諒,實際內心還是非常抗拒
李家的生活。不然也不會跑出來了。
再一聽張愛英連這種實際的利益都給分析了,一下子更覺得腦袋漲漲的,仿佛之前從沒有考慮過的世界一下子在她麵前展開並清晰起來。
但是她仍舊沒辦法馬上做出決斷。
張愛英也並不是讓她立刻就去跟李金生和離什麼的,隻是讓她想清楚。不要糊裡糊塗的,在她這裡待個幾天就又能忍了,那才是讓她憋悶的。
而這種事還真不算稀奇,女人的容忍和韌性其實遠比男人更強,典型例子就是那些被家暴的女人,被打得要生要死都能忍下來,精神虐待哪怕難受,女性也是很能忍的。也許是因為千百年來一直都在忍吧。忍成了習慣,哪怕忍不了,周圍所有人也會叫你忍,隻能忍,除了忍,彆無選擇。
除了容忍和韌性,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就整個社會群體而言,女性的道德感普遍是比男性更強的。但這並不是褒揚,更不算什麼好事,這個社會現實其實很悲哀,因為更高的道德感來源於幾千年男權社會的束縛和規訓。舉個例子,同樣是人狠毒起來,對男性是“無毒不丈夫”,對女性則成了“最毒婦人心”。
“你能來找我,就是你的本心在自救。我希望你能想清楚,而不是糊裡糊塗的。李家那些人的話更全都是屁話,你遭遇不幸不是你的錯,更不是他們拿來拿捏和控製你的理由。招娣,你坦率、真
誠,我是真的不想看到你這樣的小姑娘被磋磨的沒了靈氣。”
張愛英說得夠直接,但也還是有作為長輩的安慰:“舅娘說這些也不是逼你怎麼樣,舅娘這幾天也在,你可以在舅娘這裡好好休息幾天,也想清楚。剛我跟你說過的,這些事兒要不要告訴你爹娘?我是覺得說清楚了比較好。畢竟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