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古掌櫃(1 / 2)

我婆婆是穿來的 青姝 2696 字 2個月前

正月二十五,汪來娣跟著板橋村鮮花皂作坊的車,還有汪順同行,抵達縣城,住到了喬家院子。

招娣帶著她熟悉作坊和城裡的生活,也沒有帶多久,二月初,張愛英就帶著人去府城。府城的店鋪修整已經差不多做完了,現在過去就是驗收成果,以及還有一些要改動的細節都得人去現場盯著才行。

一直忙到三月,一切布置差不多,貨品也都運到布置好,張愛英還提前發了傳單。

現在陵陽城也有不少紙坊,用快生竹造紙,所以用紙還是比較便宜的——雖然質量跟什麼宣紙啥的不能比,但是做傳單什麼的儘夠了。張愛英直接從陵陽城大量訂購紙張,又雇了一批書生讓他們幫忙寫傳單,也算是提供勤工儉學支持縣城文教,總之是一件大家都有利的事。

而這年代的人可不像21世紀的人對傳單那麼反感,哪怕就是根本不打算買,甚至不識字的人,看到傳單也會要的,當然識不識字不要緊,發傳單的人也會一邊發一邊高聲說,那傳單更像個噱頭,畢竟普通小老百姓,也願意拿點紙回去當廁紙擦屁股,總比木棍草葉好使。咳咳,說得粗俗,但這不就是真實市井生活嘛!

到了三月三,府城晚桂坊正式開張。之前縣城鋪子沒怎麼搞儀式,這回到了府城,主要這店鋪還有之前的晦氣名聲,張愛英就聽從大家的意見,覺得還是要搞搞儀式,

把開張弄得熱鬨一些,也當是驅除晦氣。為此她還特意托蘭家的關係請了一些府城有點名頭的人物過來剪彩開業,又有之前的傳單等各種營銷宣傳到位,開張這一日店鋪不說生意爆滿,那也是人頭湧動。

這也確實討巧了,畢竟三月三上巳節擱古代那也差不多就是情人節了,那詩詞怎麼寫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可是小女兒姑娘家可以出門踏青春遊的日子,小兒女相看約會可比上元節看燈會還要名正言順。

而自古以來,節慶什麼的就是最能促進消費的,而情人節這樣的日子,賣女性用品那更是不用說,生意咋可能不好嘛!

張愛英在府城盯了幾日,看著店鋪生意穩定下來,她也就決定回去縣城。

招娣留了下來,雖然張愛英雇了個更熟悉府城各項人情事物的掌櫃來打理店鋪,但是沒有個親近人盯著那也是不行的。至少在一開頭要擺出態度來,有個監督也是好的。這倒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那誰能對陌生人就說特彆信任啊?怎麼著都得做好監督,互相試探相互適應,慢慢磨合,最後才能說有沒有信任的事兒。

不過這位掌櫃也是女人,也沒有什麼忌諱,招娣留在這裡跟她相處也不會招什麼閒話。

掌櫃姓古,今年三十有七。說來她家也算是在益都府有些名頭的,古家香坊在益都府也曾名噪一時,後來漸漸沒落

,到了古娘子這一代,家裡香方被奪的被奪,失傳的失傳,連祖傳的店鋪也變賣出去。古娘子的兄弟出門販香遇到劫道的一去不回,父親受打擊也沒了。夫家也是香行的,本來娶古娘子就有謀奪古家香方的打算,婚後才知道古家那些值錢的香方早都沒有了,根本挖不出來,又見古家敗落至此,就以古娘子成婚多年未能產子為由休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