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喬多祿送進了青山書院,張愛英就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讓她也能更加專注於自己的事業。
期間她也沒忘了回去一次縣城,她可沒忘了蘭家莊子上的鮮花,那可是她的活兒。雖然說實話去親自乾活的時候也不多,但總還是得去的。
如今她人到了府城,就把去莊子上的時間做了固定,每月一次,家裡置辦了馬車,張愛英還早就跟胡平學了駕駛馬車的技術,都不用胡平每次駕車,她自己就能駕著馬車來往。
起初大家還很擔心,畢竟張愛英一個獨身女人出行,哪怕這幾年比較太平,從府城到陵陽縣城更沒有什麼山匪路霸,但也不是一兩個時辰就能走完的路程,大家會有所擔心才是正常的。
不過張愛英堅持走了兩回,很快就讓他們適應了,不適應也沒辦法,張愛英雖然不搞一言堂,但她真要堅持起來,也沒人能犟得過她。至於張愛英嘛,嗯,說真的係統在手,一個人其實要安全得多,比身邊有人束手束腳強。
好在也沒讓張愛英再多走幾回遠路,到了年底,蘭家就已經提出要將陵陽縣城的鮮花基地搬到府城來,他們在府城周邊也是有不少莊子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郊區農莊,隨便滕一個出來做鮮花基地是完全沒問題。
至此張愛英也得到了很大便利,她的重心才真正轉入到了府城。
不過老家和縣城的安排也是不能忽略的,
曹娘子作為家裡除了薑琬之外的大會計,是必須要跟在張愛英他們身邊的,讓她去管縣城那麼一個小鋪子也著實是屈才,張愛英隻好把趙小葉提了過來,本來縣城晚桂坊也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掌櫃,之前就是曹娘子經常在那邊出麵管事,如今把趙小葉從村裡鮮花皂作坊提出來,那就是正兒八經地做鋪子掌櫃。
村裡的鮮花皂作坊也不用擔心,沒了一個趙小葉,也有人接手。這人不是彆人,正是陳彩妮的女兒宋寶花。之前她就一直跟趙小葉打配合,主管後勤的事,後來張愛英把事業中心把關注都放到晚桂坊上麵後,對老家板橋村的關注更少,相當於就全交給了趙小葉和宋寶花兩人,這麼久也沒出什麼岔子,甚至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作坊交出的業績和營收都相當漂亮。
要不是因此,張愛英也不會想著把趙小葉調去縣城晚桂坊做掌櫃。
而宋寶花呢,不是她不想調,而是在這個世界,她就算是東家也沒有那個資格。甚至就是宋寶花自己想出來,都未必能輕易做到。張愛英能給她的幫助,也不過就是讓她接管作坊。
說來,幾年過去,宋寶花不說長成大姑娘,在這個世界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了,而她在婚戀市場的行情,說一句好到爆也不為過。
畢竟,就不算他們家跟鄰居喬家二房的關係那麼親近,單說宋家現在的日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