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忙完,鋪子的情況基本穩定。本來張愛英還等著陳家繼續出招,但一直沒有等到,反而是城裡隱隱有了風聲,說是知府要倒台了。
那些傳聞到底不是很明確,府城頗有風雨欲來的勢頭卻是真的。
就在這種局勢中,這年的中秋悄然過去。因為城內的緊張氣氛,青山書院也許是提前得到了什麼消息,加強了對學生的約束,甚至中秋都沒有放假。喬多祿也沒有回家,這是一個難得沒有一家團圓的中秋,不過大家都不覺得有什麼遺憾,畢竟,大家都很忙,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生活有希望,日子有盼頭,一時的團聚便不是那麼重要。
之後,在環翠莊已經待了快三個月的十二月份姑娘也終於被張愛英召回城裡。其實第二個月到的時候,張愛英把卓娘子叫了回來,從她這裡又得到一份考核表,之後言出必行,果然不再給姑娘們每天安排課程——在這年頭,坐著上課讀書實在是一件奢侈事,農戶良民想要讀書識字都沒什麼機會,張愛英給這些個小丫頭一個月的時間專門學習已經是給了充分的機會。就這樣還有人嫌棄呢。隻能說主動送上門的免費東西,確實是不那麼讓人珍惜,所以在當時城裡亂糟糟的情況下,她沒有讓姑娘們就此回去,反而是繼續讓她們在莊子裡乾活。果然,一乾真正的體力活,之前還叫囂著讀書苦讀書
累怎麼都學不進去的人,都開始哭爹喊娘起來,哪怕是回去坐著難受學習,也不願意再乾活兒。但成了奴仆,她們可沒有願不願意的機會。
麵對她們的乞求裝可憐,薑琬是有些看不下去的,張愛英說了她幾句,讓她回家來,直接去城東田地看了一圈,看看那裡的農人過的是什麼生活,回來薑琬就不再有多餘的不忍心了。
畢竟,底層農家姑娘的生活比這還艱苦,甚至還根本吃不飽。這些個姑娘們在莊子裡雖然也要乾活,可好歹能吃飽能穿暖,也沒有人會隨便就對她們動輒打罵。這樣的日子固然說不上太好,但誰不是靠自己的雙手和本事吃飯。若隻想做什麼輕省活計,這樣的人,張愛英還真用不起。
如此就到了現在,鋪子這邊暫時也消停下來了,張愛英之前還讓胡平父子送了花枝花苗回村,那說好的養蜂技術也該從現在培養起來。
把十二月份姑娘和黃鶯兒小桃都叫回來,在宅子裡呆了兩天,張愛英把從幾個人手裡得到的考核表彙總了一下,又聽了薑琬的意見。
十四個丫頭現在分成了四個小團體,分彆是以孟陽為首的老實聽話派,就不是特彆突出,但乾活什麼的也聽話,林鐘、花朝、青女是這一夥的,乾活沒有多大的主動性,但勝在老實聽話,屬於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那種。大概就是這個世界老實仆人那一類;以槐夏為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