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求和(1 / 2)

我婆婆是穿來的 青姝 2717 字 2個月前

汪家的事情到此對張愛英來說就算處理完了,她心裡卻並沒有就此放鬆。雖然沒找到呂淩本人,但這事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她心裡已經有了確切的猜測。一個呂淩哪有那麼多的錢和精力搞這些事兒,就算對她再恨,一個人也搞不出這麼多事兒,之前她就覺得背後怕不是還有羅家的影子,這回更是基本能確定了,這背後肯定是羅家在搞事。

這種事根本不需要證據,因為本來也不是現在的律法能管的。張愛英現在能做的也不過就是更加謹慎提防,以及盯緊了羅家,如果有機會的話,她當然也是得回敬一下的。

暫時把這些事放到一邊,張愛英回到了府城。

經過問詢,隻有楊師傅一家有比較明顯的搬到府城去的傾向,彆的幾位大師傅都還比較猶豫。國人有安土重遷的思想,他們家裡也沒有喬多祿這樣走科舉有望的孩子,哪怕是要去明顯更繁華的府城,他們也並沒有那麼期待和向往。

對此張愛英也有所預料,她回到府城好之後便把情況跟薑琬和曹娘子都商量了一下。

薑琬則帶來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娘,缺人的事兒其實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有件事我本來還想著怎麼跟您說,這回也算是正好。”

她喝了口茶水,才緩緩說道:“上次鄭家的宴會上,天香苑的東家向我們拋出了橄欖枝,想要跟我們合作。那位魯東家態度

很和善,但對於具體的合作內容卻很含糊,我看出來,估摸著便是要求和的意思。”

之前天香苑靠著鄭家也是靠著知府,在益都府可算是一家獨大,對付晚桂坊也是用儘了手段,當然,明麵上人家從來沒有出麵,都是那陳家打頭陣。可是具體怎樣,誰也不是傻子,之前隻不過知府位高權重,天香苑便可以完美隱身搞幕後操作,如今知府倒台,鄭家都要夾起尾巴做人,和鄭家的聯係也不過是繞了七拐八彎的天香苑,再不收斂就說不過去了。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張愛英一家和如今剛升職的蘇同知關係密切。

張愛英很清楚這點,作為商人,此時此刻她都不得不對蘇文進與何家格外感謝,在她上輩子公平公正健康的營商環境是基礎,但在這個世界,沒有庇護沒有依靠的商人談什麼公平都是奢望。之前在陵陽縣的時候便是蘇縣令給予了她家庇護,如今到了府城,仍舊受著這一份庇護,張愛英自然是要心生感激的。

不過,她也知道這一份庇護不是亂用的,人情這種東西,是要有來有往的,如今他們卻根本沒有足夠能還人情的東西,那就意味著都要等以後喬多祿來還,那這留給祿哥兒的人情債也未免太重了。

所以天香苑的求和還是要答應的。

“你答應了?”雖是疑問,張愛英卻毫不懷疑這一點。

薑琬又不是傻子,本來他們跟天香

苑也不算有死仇,哪怕是同行競爭者,也不至於你死我活的地步。哪怕如今他們靠著蘇同知比以前更有底氣了,但也不可能就此對天香苑搞什麼不當競爭。人家都主動低頭了,他們難道還要說我翻身了我就要對你們怎麼趕儘殺絕嗎?彆說這個想法,就是真的想要做到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