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英把這些田地和山頭都交給胡玲來管。
胡玲讓人在山下蓋了一排房子,雇了靠譜的人在那邊守山巡護,防的是一些不知情的農人誤入毀壞樹木,至於彆的什麼倒是不用擔心,在劉五娘子入股酒坊之後,相當於喬家已經是有了兩座大靠山,除非是有都督府那樣的靠山背景,不然一般人不會輕易來喬家找事。話又說回來,真有都督府那樣的背景,人家也多的是掙錢的路子腦子也聰明得很,誰又會沒事兒來為難小小的一個喬家呢?
今年兩家人都不回去過年,同樣早早就派了人回去送年禮,不過張愛英就沒讓胡平從鄉下帶果蔬和雞鴨豬肉什麼的回來了,尤其是新鮮蔬菜雞鴨肉蛋這些。
說來,板橋村這幾年日子好過,村裡人的蔬菜種類都比以前種的多種的好,養的禽畜也多了。
這兩年喬家在府城,板橋村的親朋也沒少想法子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送菜蔬啊雞鴨之類的過來,劉家兄妹都往府城來過幾次,不是帶了板栗菌子等山貨乾貨,就是帶了雞鴨豬肉過來,都是自家養的,帶過來都是心意,張愛英哪怕不好意思也不好辜負。
到了過年的時候,村裡人更是會大家湊錢租了驢車把東西送過來,就這麼還不算,看到胡平回去,也會想方設法拿東西讓他捎回來,什麼臘肉香腸什麼雞蛋鴨蛋,還都揀好的拿。
東西多了,虧的是喬家上下現
在人也多,天氣又涼,不然還真容易放壞。
當然,張愛英自然也不是白吃白拿,除了給村塾的捐款,還有村裡修路什麼的,也會送些筆墨紙硯以及從鮮花皂作坊拿些日常洗漱用的東西等等。還有一些不是送的,比如布匹啊針線什麼的,張愛英大量買能拿批發價,運回到村裡也不賺錢,就用批發價賣給村裡人,如此互利互惠,村裡人自然也都感恩承情。
不過今年過年就真是用不上這些了,瓜果菜蔬以及各種新鮮的雞鴨肉蛋莊子上都有了。說來莊子上的雞鴨是到了九月才養起來的,但因為第一次養怕沒有經驗,所有選的不是小雞仔而是半大的雞鴨,冬月裡就陸陸續續開始下蛋,到了臘月已經基本上穩定下來了。本來養的雞鴨就多,這都開始下蛋,積攢到年底這量著實不能算少。現在薑喬兩家都已經不再從外麵采辦雞鴨蛋了,莊子上每三日便會送來。雞蛋好吃,鴨蛋卻腥味較重,張愛英就叫人泡了鹽蛋,一壇子一壇子地累到庫房中,也都累了好幾壇子了。
同時,母雞母鴨留著下蛋,但是公雞公鴨就不需要留了,已經長得肥嫩嫩的雞鴨,除了留在年節期間現殺現吃的,其餘的都已經被噶了,用鹽醃了做成臘雞臘鴨可以吃很久。對了,還有魚,冬月底吳氏就讓人組織了漁船進行捕撈,撈起了一網網的大魚,除了自家吃,莊子裡的
人也都吃了個新鮮滿意,其餘的也都做成了鹹魚曬起來——這方麵張愛英就不能提供什麼有效意見了,她上輩子活了一輩子也沒有做鹹魚乾的經曆,好在這世界隻要有錢什麼人都能找到,莊子管事找了能做鹹魚的,整整齊齊曬了一排鹹魚乾。
張愛英本來覺得這樣做成鹹魚乾喪失了活魚的鮮美應該沒那麼好吃,萬萬沒想到蒸好之後嘗到嘴裡竟然彆有一番風味,尤其是配上辣椒醬,妥妥的下飯神器。
既然是這樣的下飯神器,那怎麼能忘記她的好姐妹呢?彩妮可是開著飯店的啊!
鮮魚不好運輸,尤其要從莊子上送到城裡就需要半天功夫,而且堰塘有那樣的傳言,要是賣高價會很容易被同行以此攻訐,但若不賣高價花費那麼多功夫送到城裡去就不劃算了。還不如做成鹹魚乾,自家吃不完,要是賣出去也更方便。
還有什麼比陳彩妮的小食鋪更能驗證這能不能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