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銅幣是光緒十三年(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奏準朝廷,創建粵造幣廠,粵錢局寶廣局。1888年引進英國伯明翰喜敦工廠的機器,1889年生產出機製銅幣,也是我華夏錢幣曆史上第一批機製幣,光緒通寶方孔一錢。1900年開始流通發行。
粵銅幣又分五大類粵省造光緒通室,粵省造光緒元寶,“粵”字大清銅幣,粵仙版銅幣和五羊銅幣。
陳勇手上拿著的就是光緒通寶方孔壹錢是穿孔的,發行量大收藏價值不高,挑了一整盒,也沒有發現有收藏價值的,又換了一盒,這一盒全是光緒元寶二十文的,隨便手翻看了一下,就又換了一盒。
這一盒是麵值大雜燴,有光緒元寶十文的,也有五仙到一仙不等,手不經意就拿起一枚銅幣。這是一枚紅銅所製錢幣,民國二十五年造的五羊壹仙,品相近完美,這枚是銅錢大珍。後世這枚銅幣價值幾十萬。五羊壹仙之所以成為大珍就是產量少。當時民國發行的時候,民眾認為銅幣圖案不祥有(羊入虎口)之稱。發行流通不到一年就停產回收熔毀,發行時間短留在民間非常稀少
陳勇就著手先挑紅銅的。因為紅銅的顏色不一樣,非常好挑,這一挑不得了,紅銅的就有一百多枚。這一下陳勇就不淡定了。陳勇前世記憶裡全華夏,有記錄也就二千多枚。陳勇把紅銅的先放一堆,然後再挑了起來。
又挑了一會,手裡拿著一枚黃色的銅幣認真的看了起來,這是一枚黃銅所製光緒通寶壹錢內方孔,比一般的光緒通寶直徑大一些也厚一點。陳勇心裡非常肯定,這是一枚樣幣。所謂樣幣就是先製造出錢幣的樣板,經批準就按此樣幣生產。生產的時候直徑會小厚度和重量也相對減少。因為稀少收藏價值高,以後這一枚值十幾二十萬。挑到一半的時候,陳勇手裡拿著一枚連他後世都沒看到過的銅幣。這枚銅幣為黃銅所製,正麵中心滿文“寶廠”、“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方“廣東省造,”下方“二百枚換一元”記值;背麵珠圈飛龍十尾,珠圈上方英文“廣東”記地,下方英文“半仙”記值。陳勇心猛跳動了一下。銅元大珍品,半仙飛龍。陳勇前世找了一輩子,至死都沒有看到過實物,連收藏大家馬定祥先生手裡隻有拓片,沒有實物。
這是一枚頗具神奇色彩的銅錢。
這把陳勇高興壞,又不敢有大多的表情,怕攤主老板看,隻能心裡暗自高興。
要是讓人知道他手有這麼一枚銅錢,連博物館都沒有的藏品,家門都會給人踏破。
陳勇,平複了一下心情。
把這枚半仙飛龍跟五羊壹仙放在一起。又開始挑了起來,剩下的大多都是粵省造光緒元寶,十文的量大收藏價值不高。
在最後十幾個錢幣中,陳勇看到有二枚沒有孔的黃銅錢幣,拿起來看了看卻是光緒通寶一錢試鑄幣,這枚黃銅試鑄幣跟彆的不同在於中間方孔是不穿,隻是中間有個方格。
陳勇倒了一口冷氣,這怎麼可能會有試鑄幣?試鑄幣可比樣幣收藏價值高,博物館都沒有幾枚。陳勇今晚撿漏!是撿大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