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就這樣一卷一卷的拆開,第五卷是張萱《夫人春遊圖》
張萱,任過宮廷畫職。以善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著稱,在畫史上通常與另一稍後於他的仕女畫家周昉相並提。
第六卷是周昉《仕女圖》,周昉字仲朗,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出身顯貴,先後任越州、宣州長史。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態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
第七卷是大畫家王維《飛雪圖》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參禪悟理,精通詩書音畫,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飛雪圖米,橫30厘米此畫麵中白雪皚皚、江村寒樹、野水孤舟,幾處平凡的景致在其畫筆之下亦能顯出獨特深遠的境界,組成一片空曠寂靜的景象,襯托出大地的寧靜遼闊,又在這寧靜的氛圍中透出一種幽冷的氣息。
其畫中的人物又給畫麵增添了幾許生氣,動靜結合,活氣與靈氣俱在,使得畫麵氣韻高絕,卓然不同。
古樸、純真、素雅,是這幅畫給觀者的直接感受。
第八卷是韓乾的《牧馬圖》韓乾藍田(今陝西藍田
相傳年少時曾為酒肆雇工,經王維資助,學畫十餘年而藝成。擅繪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畫馬,曾師曹霸而重視寫生。
經曆唐玄宗年間,被召入宮封為“供奉”。《牧馬圖米橫米繪一胡人奚官騎白馬,牽黑駿,並轡齊驅之狀。其中黑馬被勒緊韁繩,左前蹄離地;白馬款步前行,神態悠然。二馬形成動態對比,刻畫細膩生動。
第九卷是韓滉的《五牛圖》,這幅《五牛圖》是仿作,是晚唐畫家程修已所仿,韓滉唐朝時期宰相。
工書法,草書得張旭筆法。畫遠師南朝宋陸探微,擅繪人物及農村風俗景物,摹寫牛、羊、驢等動物尤佳。
以牛入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的傳統題材之一,體現了農業古國以農為本的主導思想。韓滉任職宰相期間,注重農業發展,此圖可能含有鼓勵農耕的意義。
《五牛圖》是其作品的傳世孤本,也是為數寥寥的幾件唐代紙絹繪畫真跡之一,因此不論其藝術成就還是曆史價值都備受世人關注。
第十卷是戴嵩的《牧牛圖》,戴嵩是韓滉弟子,韓滉鎮守浙西時,嵩為巡官。
擅畫田家、川原之景,畫水牛尤為著名,後人謂得“野性筋骨之妙”。相傳曾畫飲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連,可見之觀察之精微。
弟戴嶧,擅畫水牛。明代李日華評其畫謂“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謹,貫得其神而捷取之耳。”與韓乾之畫馬,並稱“韓馬戴牛”。
還有八幅唐畫,這些畫家有陳閎、趙岩、盧鴻、尉遲乙僧、韋偃、佚名、範瓊、梁令瓚。
還有唐朝的著名書法家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李邕、孫過庭、張旭、顏真卿、懷素、柳公權、李陽冰這些人的書法字畫,有的是拓片,有的是字貼,還有一本字貼是李白的,這些這麼珍貴的字畫,也不知道黃川是那裡找來的?
這可能是黃川畢生的收藏,這些字畫大部分都有修複的痕跡,一般是根本是看不出來的,需要用高清放大鏡才能看出端倪來。
陳勇深深的呼了口氣,伸了伸懶腰,這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才整理完一層,這些字書畫實在是太過珍貴,陳勇需來一幅一幅的認真鑒定查看,然後做好登記。
這裡的唐朝字畫除了有幾幅是拓片以外,剩下的每一個字,每一張字,每一本字貼,每一幅畫都是價值不菲。
這些字畫可是珍寶,不可能賣掉,隻可能收藏或者與人交換其他物品,保管起來也要很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