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奮發的海瑞(1 / 2)

該來的都要來的。

朱翊鈞不慌不忙地問道:“剛峰先生出自海南瓊崖島。”

“是的。”

“那很清楚海島以及海邊的生活。”

海瑞不知道朱翊鈞問話的意思,但還是點了點頭,“知道,非常辛苦。海島多山少田,夏秋又多風暴大雨,運氣一不好就一年的收成全無。

出海打漁,也十分地辛苦。可是人也不能光靠吃魚為生。拿魚換糧食,附近都是一般的生景,誰給你換糧食?”

海瑞絮絮叨叨地說著。

朱翊鈞點點頭,非常讚同。

“剛峰先生所言極是。海島海邊百姓,生活極苦。東南剿倭的胡部堂呈上來的奏章曾經提及過,官兵剿除的倭寇,有七成是浙閩粵三省的海賊,多是當地漁民或山民出身。

生活艱難,苦無生計,於是就鋌而走險,依附倭寇,為禍肆虐。”

海瑞有點摸到朱翊鈞的意思,“殿下的意思是把這些生計艱難的百姓,召集起來,用為工人?”

“是的。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有口飽飯吃,有衣服遮體擋寒,一家老小不至於忍饑挨餓,什麼苦都能吃。

男耕女織,誰不想啊,可是你得給他們足夠的田地。”

海瑞漲紅了臉,直著脖子昂然爭辯道:“所以朝廷要抑強扶弱,打擊豪強兼並土地,給貧苦百姓一條活路。”

朱翊鈞反問了一句:“有用嗎?從漢武帝到現在,朝廷抑強扶弱上千年,抑住了嗎?扶起來了嗎?”

看到海瑞還要爭辯,朱翊鈞笑著說道:“剛峰先生,今天我們不是爭辯,隻是討論交流,探討利國利民的舉措。”

海瑞看著有十二三歲孩童一般高的朱翊鈞,一時愣住了。

是啊,我乾嘛要跟一個孩子爭得臉紅耳赤?

有意思嗎?

海瑞訕訕一笑,拱手道:“臣失禮了。”

朱翊鈞樂開了花,這就是年紀的優勢。

爭辯不過你,我可以耍賴啊。

朱翊鈞微笑地說道:“剛峰先生,無妨無妨,我們都是懷著一顆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在黑暗中摸索,試圖摸索出一條利國利民的道路來。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我們雖然做不到像先師聖人那樣,但是你一點光,我一點光,千千萬萬顆赤誠之心,終將彙集成一輪太陽,照亮大明。”

一番話,說得海瑞熱淚盈眶,差一點淚流滿麵。

戳中要害了!

趙貞吉和徐渭對視一眼。

世子的口才是越來越厲害,連最頑固執拗的海剛峰,都被吃得死死的。

海瑞激動地站起來,拱手說道:“世子深明大義,高瞻遠矚,臣一定會牢記這句話。你一點光,我一點光,千千萬萬顆赤誠之心,終將彙集成一輪太陽,照亮大明。”

“剛峰先生言重了,請坐,我們繼續交流,探索利國利民之路。”

“殿下請繼續說。”

“田地是有限的,還要靠天吃飯。這世上,最苦的就是做農民,這一點,我是知道的!”

海瑞再也繃不住,淚流滿麵地對著朱翊鈞長躬作揖,愴然道:“世子殿下,有你這句話,大明百姓幸哉啊!”

朱翊鈞連忙扶起他,“剛峰先生,我們終究不是神,也沒法像神仙那樣呼風喚雨。與其祈求上蒼風調雨順,還不如多想法子,多給百姓們創造出幾條活路來。”

海瑞一邊搽拭著眼淚,一邊喃喃地說道:“多創幾條活路來?”

“大興工廠,一來可以增強國力,二來為百姓提供便利,三來為百姓們創造一條活路來。進工廠做事,賺取工錢,也能養家活口。

抑強扶弱隻是一種手段,鼓勵富人鋪路修橋,贈衣施粥,多做善事也是一種手段。我們不能阻止百姓通過合法手段發家致富,隻能讓他們不能為富不仁。

有時候,過於暴烈的手段是達不到效果,以疏導為主,講水到渠成的經濟手段說不定更有效。”

海瑞懷疑地問道:“水到渠成的經濟手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