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2 / 2)

趙貞吉不慌不忙地答道:“楊四知風聞彈劾,是禦史的本職,倒也無可厚非。但是楊四知身為巡城禦史,掌稽查地方、厘剔奸弊、整頓風俗,身負監察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等職。

張大雄出首,當為案犯自首。楊四知不與五城兵馬司司官會審,勘查案情,卻隻顧著風聞彈劾。隻顧禦史之責,不顧巡城之職。

本院合議,楊四知當屬玩忽職守、失職之罪,免職處分”

眾人聽完後,跟心中預期的差不多。

太子殿下還是要執意保下陳以勤。

楊四知屬於失職,個人玩忽職守,不是攀咬誣陷,那跟座師陳以勤扯不上關係了。

一個免職處分,把責任輕輕斷在楊四知這裡,到此為止!

大家忍不住瞥了高拱一眼,有幾位甚至心生憐憫。

可憐的高拱,你是皇上的帝師又如何?

現在皇上不管事,在紫禁城裡逍遙快活。現在總理軍國事的是太子,你帝師的身份反倒成了障礙。

肯定會用伱,不用你皇上的麵子過不去。

但絕不會重用你,此中關竅,你自己把握吧。

朱翊鈞突然開口:“京城裡的五城兵馬司,由成祖皇帝於永樂二年分設,隸屬兵部。掌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凡京城內外,各畫境而分領之,境內有遊民、奸民則逮治。若車駕親郊,則率夫裡供事。

兵馬司初設時,街區坊間凡有水火盜賊及人家細故須聞之官者,皆可一呼即應。救火、巡夜,清廉為政,不取分文。但是日久弊生,始而捕盜,繼而諱盜,終且取資於盜,同盜合汙,不得人心。”

眾人靜靜地聽著。

“嘉靖四十一年,先皇詔設巡視五城禦史,每年終,將各城兵馬指揮,該年政績會本舉劾。原本就是厘清弊政,結果還是如故。

後來又有官員上疏,要求五城兵馬司官,改由都察院執掌,宜取科貢正途,職檢驗死傷,理刑名盜賊,如兩京知縣。不職者,巡城禦史再糾劾之。”

朱翊鈞掃了一圈眾人,語氣不變:“五城兵馬司關乎京城治安,安居樂業,積弊重重,百姓叫苦連連。孤一直不清楚根源到底在哪裡?

自從看到巡城禦史楊四知的案子後,這才明白,說到底,還是職責不明啊。五城兵馬司管的是京城地麵上的事,跟兵部什麼關係?

兵部管著天下戎政,結果還要俯下身去直管京城五城的治安,隔著太遠了,想管也管不好啊!所以孤認為,地方治安就交給地方管。

吏部上本說順天府尹要換人。京城治安不好,順天府尹是關鍵。大家都說,京城治安大好的時候,還是王國光當順天府尹的時候。

所以說,做官的是不是勇於任事,有沒有腳踏實地做實事,百姓們還是能察覺得出來。為了一改京城五城的積弊,孤親自點南京戶部侍郎劉應節為順天府尹,然後對五城兵馬司大改!”

眾人聽得一驚。

大改五城兵馬司?

什麼意思?

徐階心裡跟明鏡似的。

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隻是開始,太子殿下終於要開始推新政了。

徐階心裡暗歎,太子殿下選的時機真的好。

此時的內閣四位閣老,李春芳和張居正是太子的“自己人”,有什麼事可以私下溝通。自己嘛,可以互相交換。

唯一的變數就是陳以勤。

現在天賜良機給太子。這幫人為了讓高拱上位入閣,搞了個計中計,想利用楊四知去皮見骨把陳以勤給搞下去。

太子察覺到,果斷用手段打斷了這一計謀,保下了陳以勤的名聲和仕途。

不管如何,陳以勤必須記下這份恩情,那麼後麵太子有什麼事需要內閣站台時,你不得通融通融,什麼事可以好好商量嘛。

妙啊,實在是妙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