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1 / 2)

次日早晨九點。

拍攝《走進科學》欄目組成員齊刷刷的圍在一台電腦麵前。

他們在等待一個宣判結果。

昨晚節目一經播出,立刻在各大網絡視頻平台上線,倒是引起了一陣小小的熱度。

畢竟隻是個地方節目,若非前期台裡給予大量資源宣傳,恐怕連一絲漣漪都無法掀起。

在節目播出後,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觀望。

畢竟這可是號稱顛覆科教片拍法的節目,言外之意,他們就是被顛覆的那群人。

於是,第一期結束後,爆點、話題就自然上來了。

《走進科學》懸疑的手法,穿插全劇的恐怖,真實取景以及最後離譜的結局,自然引發了大量話題。

已經有不少業內同行在微博上指責這種嘩眾取寵的節目,甚至開始有人公開抵製這種爛節目。

不多時,周一的所有節目收視數據已發至各處。

《我們戀愛吧》:18.6%

《我愛記歌詞》:15.8%

《走進科學》:10.4%

數據麵板上幾個紅彤彤的大字標注。

“剛剛破10。”

隨著技術部的同事宣布結果,一大票人頓時心裡鬆了口氣。

本地收視率過10,一份足夠拿得出手的成績。

科教頻道並非娛樂、新聞這類熱門頻道,運氣好隨隨便便都能拿個十幾的收視率,近幾年來,這已經是科教節目能拿到的最好成績。

“破十嗎?”路遙若有所思點點頭。

畢竟隻是本地收視率,比他預想得還要更低一點,一些大熱門的電視機能在本地的收視率隨隨便便都有十幾,破二十甚至三十都不足為奇。

不過這隻是第一期,他拿來試手的作品,能拿到這種成績已經很滿意了。

反觀製作團隊,一臉劫後餘生的模樣。

負責數據這塊的是一個中年人,姓胡,他驚訝的叫道:“你們快看收視曲率圖。”

他將昨晚八點開始之後那一段收視曲率圖表放大,跌宕的數據很清晰的展現在大家麵前。

八點鐘播出的節目,一開始收視率不過在2.1~3之間波動,這也是大多數節目的現狀,

尤其是本地頻道,不管節目精彩與否,總是有那麼一批人在看,可這部分收視率是死的,從一而終都不會有什麼變動。

根據調查,這類受眾大多數是老年群體,收看該節目倒不是喜歡、支持,隻是單純的懶得換台,至於節目播的是什麼根本就無所謂。

跟春晚有些類似,近十年的全國收視率都在三十出頭,波動極小。

看上去相當穩定,可要究其原因,會發現大部分都是無效收視率,觀眾隻是單純有這個習慣而已,走個形式。

而昨晚《走進科學》的收視率,卻在播出後的七、八分鐘後突然開始暴漲,那個時間段由原來二點幾一下翻了個翻,達到了誇張的五點五。

那段視頻起效果了。

有人當即想到,那一段是路遙提議的“大合照”環節,相當經典的恐怖一幕,難怪在其後瞬間吸引了不少人。

而後,在守墓大爺探墳、墳堆消失、神秘人現身的三個部分,收視率再度爆漲。

收視率一路攀升到了七、八,但凡有恐怖、懸疑的部分出現,立刻就會換得一份不錯的結果。

不止如此,節目開播後的收視率在最初大合照部分暴漲以後。

全程呈直線一路上漲,一直在漲。

這即是說,觀看了這個節目的觀眾,始終保持忠誠度,一直未換過台,從頭到尾一直看到結束。

這還不算完,最是叫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節目最後五分鐘。

也是被人稱為最“敗筆”的部分,收視率超出平均收視率一大截,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3。

難以置信,越是詬病的部分就越是叫座,那明明是讓所有人都抱怨的結局,竟然還能達到如此上限,著實摸不著頭腦。

“不難理解,事件的解決部分向來都是觀眾期望值最高的部分,就跟偵探劇的模式一樣,前期所有的鋪墊都是為最後的結局造勢,也是大家最想看到的解釋,最後自然會比一般節目高得多。”

一道平靜的女聲在辦公室響起。

眾人紛紛轉頭,不是彆人,正是製片人陳其靜。

她的表情十分淡定,似乎這個驚人的收視率是意料之內的事。

“靜姐英明。”路遙不留餘地的誇讚,“我有一個更好的想法,在以後的製作中我們可以把一期的內容分為兩期來做,分天播出。”

“分上、下兩集?原來如此。”陳其靜瞬間懂了路遙的意思。

這個家夥很陰險嘛。

如果用兩集就有更多的手段在上集中埋伏筆,塑造氣氛,而下集主要負責解密。

一口氣讓觀眾看完半部,給出下期明確播放時間,然後再隔天播出下集,往往那些看了上集的觀眾會在下集一開始就成為有效收視率。

這招簡直……妙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