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大人,晚輩韓愈,冒昧打擾,還請見諒。”</p>
“韓公子不知所來何事呀,可是孟德有事相商?”</p>
“將近冬季,未曾下雪。千裡之草,倒是欣欣向榮。”</p>
“是啊,這天氣倒是奇怪。韓公子也需添置冬衣啊。老夫這有上好的獸皮,若不嫌棄請隨老夫來。”</p>
“謝過司徒大人。”</p>
王允引韓愈走過數道回廊,到了書房內再三確認無人監視便打開密室機關,將韓愈帶入密室中。</p>
隨即密室關閉,王允毫不客氣地拔劍相向。</p>
“老夫不知你是何人,也不知道你為何要以千裡草代指相國。彆以為老夫年邁便殺不得你,少時老夫也是武官出身,手上人命也過百數。若接下來你說的話令老夫不滿,今日你便離不開此地。”</p>
知曉三國的韓愈自然清楚王允是堅定反董之人,此舉不過是為了試探。</p>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司徒受漢室隆恩,卻稱狼子野心之人為相國。小子若死在你這等人手上,實在恥辱。”</p>
“老夫已知你是曹操門客,而曹操近來極為親近董卓,與老夫又有何不同?”</p>
“曹公親董,實為殺之。司徒尊董,實為欺之。袁本初討賊之信,司徒大人想必早已收到。又何必與晚輩在此演戲?不妨開誠布公,共誅國賊。”</p>
王允十分確信袁紹的密信經手人隻有袁紹的密探與自己。但那密探身形絕非眼前之人,而自己也在看完內容後便已焚毀。城內不應該再有人知曉此事。</p>
“想必晚輩知曉書信一事令司徒大人深感疑惑。晚輩也不相瞞。晚輩與本初、孟德二位、以及丁刺史早已知曉董卓有不臣之心,本打算商議對策抗衡,卻不料董賊雷厲風行。刺少帝、封洛陽、宴群臣、殺忠良、釋兵權,令我等毫無喘息之機。”</p>
韓愈繼續說明。</p>
“我等也做了應對方案。那日宴會殺賊不成,本初兄便即刻奪門而出整頓兵力,再召各路諸侯會師形成聯盟再度反擊洛陽,驅除國賊。而晚輩與孟德兄則暗伏於城內伺機而作。我等素知司徒大人為官秉直,剛正不阿,忠於漢室。所以晚輩知曉若有密信,朝中唯有司徒大人堪受信任。”</p>
“想不到其中竟有如此多曲折。”</p>
王允將劍收起,仰天長歎。</p>
“漢室衰微,前有宦官為禍,後有權臣弄權,我等忠臣卻被迫害至此。想那董卓起初還笑臉相迎,今日倒是顯露猙獰真容,手段殘忍令人不寒而栗。”</p>
韓愈也感到心寒,自己沒有改變董卓入京這一進展。在親眼目睹了董卓惡行下百姓家破人亡屍骨遍野,而行凶者仍荒淫無道的殘忍行徑時,韓愈十分不適地乾嘔了數日,卻也漸漸習慣了那股彌漫在空氣中揮之不去的腐敗與血腥的味道。</p>
“對付國賊,還需我等一同努力。晚輩有一計,還需司徒割愛相助。”</p>
“若能除此賊,即便是要老夫之命,老夫也絕不眨眼。需要老夫如何做,還請直言。”</p>
韓愈艱難的開口,貂蟬的命運將因自己一言而轉入深淵。</p>
“聽聞司徒府中有一歌伎,名喚貂蟬。其人年方二八,色藝俱佳。”</p>
“確有此女。韓公子是打算行美人計?令其接近董卓後行暗殺之舉?若是如此,非老夫不願相助。隻是董賊力大,一女子隻能傷之,難以殺之。”</p>
“並非美人行暗殺之謀。而是美人施離間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