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大驚。</p>
“萬萬不可。將軍難道不曾聽聞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p>
“說人話。”</p>
“過猶不及,欲速則不達。將軍所圖甚大,需慢慢計劃。否則必將被諸侯群起而攻之。”</p>
呂布再度試探韓愈的眼界。</p>
“那依你之見,我可有實現霸業的機會?”</p>
“若為武將,將軍將成千古名將。若圖謀自立,將死無葬身之地。”</p>
呂布被澆了冷水,韓愈本以為呂布會發怒。不料呂布態度依然認真,並無責備。</p>
“這皇位,我便坐不安穩嗎?那你認為現在誰還有稱帝的機會。莫非你還對這頹敗的漢室有所期望?”</p>
【突發任務勸說呂布加盟曹操。任務獎勵大有名氣。能讓與你對談的陌生人對你產生九分信任。】</p>
怎麼在此時頒發任務。</p>
“如今天下諸侯割據,形勢未明,何不先依將軍所言坐山觀虎鬥。先計劃如何除去董卓。董卓手下尚有牛輔、李傕、郭汜,還有李儒賈詡獻策。”</p>
“李儒、賈詡早已與本將軍聯合。”</p>
“那還要小子有何用處。”</p>
呂布笑了起來。</p>
“你夠機靈,而且與內部其他人無太大乾係,適合辦事。你的小命操在你手上,自己做好決定吧。”</p>
“小子可助你。但有三要求。”</p>
“這是自然。幫本將軍做事本將軍不會虧待你。”</p>
“一、不可讓我手染無辜者鮮血。”</p>
“殺伐之事有我。允了。”</p>
“二、不可讓我出謀對付劉關張。”</p>
“劉關張雖勇武,但仍不成氣候。若後續要對付,則交由李儒、賈詡動手。允了。”</p>
“三、我要保持與我大哥劉備的書信往來,煩請將軍派信使來往於長安平原之間。”</p>
“信件內容為何?”</p>
“告知大哥我無性命之憂。”</p>
“寫完後要先讓本將軍審核,若內容不涉及機密,本將軍一概應允。”</p>
“小子韓愈,靜候差遣。”</p>
洛陽戰役後,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被呂布擒捉的韓愈則在商議下達成合作,共同圖謀誅董事宜。</p>
韓愈早有想法。隻要誅殺董卓迎回獻帝,便能夠設法讓獻帝接見劉備,在殿上正式宣告劉備的皇親身份。如此一來,日後自己相助劉備也可便宜行事。</p>
期間劉表單騎闖荊州,聯合蒯氏、蔡氏迅速平定荊州內部動亂。同月劉表使者前往長安上貢。董卓聽從李儒建議,借此機會任命劉表為荊州牧、鎮南將軍。</p>
袁紹納逢紀、審配、許攸為謀士,設謀謀取冀州。韓馥遭受多重打擊自認不足,又遭公孫瓚帶兵攻打。惶恐之下韓馥接受郭圖勸說,將冀州印綬讓給袁紹。袁紹自領冀州牧,廣招賢才。</p>
除卻逢紀、審配、許攸,袁紹另提拔田豐、沮授、郭圖、荀彧、辛評等人,更有張合率兵來投。袁紹勢力空前壯大。</p>
原東郡太守抵擋不住山賊來攻,曹操則引軍東郡大破賊寇,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p>
袁紹與韓馥等人商議,打算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袁紹問曹操此事,遭到曹操斥責。</p>
劉虞為人忠誠,也拒絕了袁紹的提議。</p>
隨後幽州遭公孫瓚攻打,劉虞被擒,遭公孫瓚所殺。</p>
劉備駐守平原,外擊賊寇,內撫百姓,深得民心。</p>
孫堅依附袁術,趁劉表平荊州內亂時先取宛城,後奪南陽郡。</p>
諸侯割據征伐,或戰或合。討伐董卓一事,似乎被諸侯們淡忘了。</p>
還在堅定厲兵秣馬打算迎回獻帝的,也隻有曹劉二人。而曹劉二人此時在諸侯之中,勢力過於弱小。</p>
明刀明槍爭奪的中原天下,暗潮洶湧的新都長安。一切的進展都在韓愈的到來下開始不斷地改寫、轉變。</p>
一名小生不遠萬裡來到了長安,按照信中所說在長安不斷地探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