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捂著喉嚨,卻止不住噴湧的鮮血,踉踉蹌蹌地倒在了地上。</p>
韓愈慌了,發瘋似的呼救,軍中士兵以及賈詡和郭嘉聞言立刻趕了過來。</p>
行軍之間根本沒有軍醫在場,麵對此狀眾人毫無辦法。李儒掙紮地拽著韓愈的衣角,在韓愈手中比劃著什麼。</p>
韓愈還未領會,李儒便已無力撐持,與世長辭。</p>
大半年時間以來,韓愈與李儒從隔空交手到共同籌謀,期間交談亦師亦友。</p>
如今在早已知曉對方會對李儒下手的情況下,居然在己方的地盤,麵對被擒的士兵,反而使李儒丟了性命。</p>
韓愈全身發抖,不甘、不解與憤怒湧上心頭。</p>
刺客仰天大笑,高喊著天衍衛那令人厭煩的口號。</p>
韓愈怒了,搶走身旁士兵的劍就要殺了兩名刺客。刺客卻依舊神態發狂,令人既厭惡又膽寒。</p>
“敗類!”</p>
韓愈一劍刺入,拔出,又是一劍,一直到刺客咽氣,韓愈才停下手。</p>
這也是他來到三國第一次殺人,一陣反胃感蓋過了怒意。</p>
另一刺客見狀也大笑了起來。韓愈調整好狀態又是一劍刺入,毫不留手,即便是身經百戰的士兵看了也感到殘忍。</p>
“拖下去,這兩人死不足惜,將他們曝屍荒野。文優先生的遺體妥善保存,日後回返安葬。”</p>
韓愈下令,幾名士兵上前解開繩索,將兩名刺客的屍體拖到營寨外隨處找了個荒地丟棄。</p>
一切發生的過於突然,賈詡和郭嘉感到震撼又惋惜。</p>
三人回到帳中,韓愈將事情一一說明。</p>
“如此想來,那兩名刺客本身目標就是文優。但用此手段,如果當場便被殺死,也沒有刺殺文優的機會。”</p>
“由此推斷,他們必定不止兩人。但是另外的刺客現在已不在帳中。否則以目前的防備,他們完全可以直接刺殺。”</p>
“子龍之前帶回的情報中,董思的計劃裡標明‘李儒、呂布、董卓’是必死的。如此看來,恐怕另一群奸細便在呂布將軍那方麵。”</p>
“還有一種可能。董思讓我們得知的情報從一開始便是真假參半的。派刺客暗殺呂布將軍這事太不智,恐怕名單上的目標從始至終隻有李儒,或者李儒和董卓。至於為何首要目標非要除掉文優,倒是令人費解。畢竟若想除掉對方智囊,理應連文和兄一同處死。”</p>
“還請彆將禍事引到我頭上。”</p>
聽著郭嘉的分析,賈詡越聽越覺得駭人聽聞,畢竟比起任何成就,賈詡最大的目標就是生存。這一點倒是跟韓愈有些雷同。</p>
至於為啥要殺李儒,韓愈心中倒是有見解。演義與正史都在董卓死後便無李儒去處的記載,說明李儒因未知原因離開了割據的舞台。</p>
從這個角度推演,天衍衛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使給每一個該謝幕的演員發便當。</p>
若這個推斷成真,那麼天衍衛的首領必定也是穿越而來之人,並且有極度變態的癖好。</p>
韓愈越想越覺得頭皮發麻。再多一個穿越者,那麼對方會不會也有係統?對方又是否知曉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不死的秘密?</p>
見韓愈神色慌張,似有所感,郭嘉二人連忙追問,卻被韓愈將話題岔開。</p>
“李大人在彌留之際在我手上比劃了一下,但我不能領會其意。”</p>
“你試著複刻一下,我等與你一同參詳。”</p>
隨著韓愈的比劃,與李儒長期相處的賈詡大驚。</p>
“不好,盟軍有危。需趕緊通知。”</p>
“可需分三路通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