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韓愈出城後與騎兵會和後便趕回東郡,一路風塵仆仆。</p>
行至中途,迎麵一隊兵馬衝來,看旗號應是曹軍,但領頭之人韓愈並不認識。</p>
兩隊人馬相遇,都停下了腳步。韓愈的偏將騎馬上前,對方將領也跟了上來。</p>
“你們是哪部兵馬?”</p>
“曹公即將對徐州用兵,我等是前來查探地形與敵情的。你們又是哪部兵馬,怎麼從徐州地界而來。”</p>
“我們護送韓愈公子前往勸降徐州。”</p>
“不知可勸降成功?”</p>
“已與徐州達成協議,如今正打算回返告知曹公。”</p>
“既如此,我等便與你們一同回返。”</p>
偏將回來告知韓愈此事。韓愈頓感此事蹊蹺。</p>
即便自己已與徐州達成協議,作為斥候部隊也應該完成查探,以備可能發生的情況,而不是直接與自己一同返回。</p>
而且觀對方人數與規製,並非斥候部隊,而是一支輕騎。</p>
莫非這便是截殺曹嵩的那支兵?</p>
韓愈讓偏將再去交涉。</p>
“既然你們是斥候部隊,回返便由你們在前,我方在後行軍。”</p>
“合該如此。”</p>
前隊在前領路,韓愈等千騎跟隨在後。過了一段時間,仍未見到熟悉的景象,韓愈和偏將越發地警惕起來。</p>
對方是在逐漸令自己偏離目標,此時再繼續前行所到的地方便不是東郡,而是陳留所在。</p>
陳留所在是張邈的地盤。算算時日,接近張邈與陳宮共同起兵反叛之時。</p>
這樣看來倒說得通了。在徐州地界截殺曹嵩,然後引起曹操攻打徐州的野心並且給曹操一個合理的借口。然後在曹操引兵討伐徐州的空隙,聯合陳宮、呂布、王楷等人一同起事,一旦功成則奪得兗州。</p>
所以他們才會在遇上自己時,設法將自己帶離前往東郡之路,以免徐州戰事迅速完結,減少了張邈等人聯合的時間。</p>
韓愈行進間偷偷喊來一名兵士,將書信交給兵士讓他自行脫離隊伍趕回東郡彙報。其餘人則繼續跟著所謂的斥候部隊前行,互相拖延時間。</p>
“如果和對方動手,有多少把握?”</p>
“恐怕不足五成。”</p>
韓愈倒吸了一口涼氣。一旦到陳留再動手,恐怕勝率便連一成也不到了。必須在這時就下令開戰,尚有生機。</p>
偏將明白韓愈所想,將軍令一一傳達,隻待一聲令下便朝對方發起進攻。</p>
“全軍隨我衝擊!”</p>
偏將下令,騎兵隊朝前方的斥候部隊殺去。韓愈帶來的千騎是曹操精銳中的精銳,雖沒有陷陣營那麼強大,但也是能夠以一敵多的精兵。</p>
在騎兵隊的衝殺下,斥候部隊的後軍很快便潰敗。待後軍人員逃竄後,韓愈等人才發現前方已無敵人。</p>
思考之間,兩側突然衝出兩隊兵馬來回衝鋒,很快便將騎兵隊的陣型割裂開來。</p>
騎兵隊的指令無法傳達下去,也沒辦法重整隊形,被對方強迫拉進了近身戰,騎兵的優勢蕩然無存。</p>
對方集中兵力朝韓愈和偏將之處殺來,騎兵隊為護二人,無法完全施展開來,敗象顯露。</p>
偏將下定決心,拉著韓愈的馬繩,領著韓愈突出包圍逃竄。敵方部隊見狀也分出數十騎追殺。</p>
二人沒逃出多遠,馬匹便被敵方射中,二人被迫墜馬。敵方部隊迅速將二人包圍了起來。</p>
“投降可免一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