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這幾位能臣,孫策手下猛將也數不勝數。第一猛將便是孫策本人。當今除呂布、關張外,無人可單打獨鬥拿下孫策。追隨孫堅將軍的黃蓋、程普、韓當等人也誓死效力孫策。神亭之戰孫策又收服了能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太史慈。還有淩操、周泰等人。”
隨著韓愈的盤點,曹操越發地嚴肅。如此一個大敵,一旦任由他發展,未來絕對是心腹大患。
“孫策勢力如斯恐怖,難怪能夠短時間橫掃江東半數地盤。對比之下,我倒是覺得不用先行針對二袁,必須將孫策在此時扼殺才行。”
“此時對孫策動手將促使袁術與孫策結盟。一旦二人聯盟,孟德兄將被牽製住難以短時間取勝。若彆處有變,恐怕將有大難臨頭。對於孫策這方,孟德兄倒不必過於憂慮。比起興兵討伐,對付江東彆有他法。”
“賢弟又有妙計,可是又算得天時?”
“此回並非天時,而是人力。孫策能夠短時間拿下多地,不僅是孫策軍能征善戰,還因為江東世族內部配合。隻要統治之人優待世族,世族隨時可以做出反叛之舉。即便孫策日後拿下江東各郡,隻要孟德兄先擊敗二袁,吞並二袁地盤,再派大軍南下散播征討江東的消息。江東世族人人自危,江東政權便將從內部瓦解。世族自然會為保基業而暗中給孫策下絆子,屆時無論孫策再強也無法全力施為。”
曹操一眼看出韓愈所提建議的重要性。
“此計甚為毒辣,孫策即便知曉世族暗中作梗也無法應對。一旦通過鎮壓的方式壓製世族必將迎來反彈甚至決裂。賢弟的計謀也越來越狠辣了。”
“不過都是紙上談兵,算不得數。具體如何還得到那時再由荀令君、郭祭酒等人商議。孟德兄首要任務還是先徹底擊敗袁術。否則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結束後,孟德兄將腹背受敵失去主動進兵的機會。”
“此事我也與眾人商議了很久,正好孫策上表討要官職,便讓他一同出兵攻打袁術。”
“此等軍情猶關緊要,小子不便探聽,便先告辭。”
“賢弟且慢。此回出兵,除卻本部兵馬,我有意讓玄德領兵一同出擊。玄德那邊缺少善謀者,賢弟此役便與玄德一同前往如何?”
這是試探嗎?自徐州一事曹操和劉備險些兵戎相向以後,三人態度就十分怪異。韓愈麵對曹操的這個提議,一時不敢答應。
“這樣,我派人讓玄德來東郡商議。若玄德也有意召賢弟去相助,賢弟便辛苦一回如何?”
“若是大哥也如此想,便依二位哥哥的意見。”
“好。此回征討袁術,可有何人值得重點關注?”
“袁術已是塚中枯骨,手下除了紀靈也無一戰之將,無需過多在意。”
“傳聞玉璽在袁術手上,如果袁術以玉璽為挾與我方談條件,賢弟認為應該如何應對?”
“玉璽雖好,卻比不上地盤,比不上錢糧,更比不上將士之名。請恕賢弟再次僭越妄言。若沒有實力,即便有玉璽、甚至有帝位又如何?始皇因成就偉業才置辦玉璽,而非置辦玉璽才成就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