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大致方針後,劉備便立馬趕回徐州與陳登會麵商議。</p>
對於韓愈的加入陳登絲毫不感到意外,從一開始他便認定韓愈是劉備這方的人。</p>
“使君明見,曹仁將軍便是曹操派來乾擾徐州兵權的心腹。而讓關將軍分兵小沛,也是為了剝離使君在徐州的軍權。如此一來使君隻是地方官,而不會成地方勢力,便於曹公日後管製。”</p>
“這個排布確實精妙。我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隻考慮抵禦袁術和整頓民生,沒有考慮到這個方麵上。得元龍與四弟提醒,才知道應該做出改變了。”</p>
“此事急不得,需先剪斷曹仁在軍中的影響力。徐州本部兵馬本就對下官更加熟識。隻要設法將曹仁親信逐一架空,徐州兵馬便不再受他調遣。在出征袁術之時,便是最好的下手機會。在徐州境內則不好公然叫板。”</p>
“此事便交由元龍你負責。我們隻奪兵權,萬不可傷曹仁將軍性命。”</p>
“使君確實是個忠厚人啊。”</p>
徐州一方劉備和陳登緊鑼密鼓的安排人員滲透穿插,淮南袁術也在迫不及待地準備自立為帝。</p>
袁術手下稍有眼見的謀士都在不斷勸阻。但袁術在地界內發現一石碑,石碑上刻著代漢者,當塗高也。</p>
本就吃了多次敗仗的袁術早就抑鬱不滿,在屬下發現這個石碑後袁術便偏執地想要一圓稱帝的夢想。</p>
消息不久便傳至四方。得知袁術稱帝後曹操大喜,發兵的時機到了。</p>
曹操連忙代獻帝下發數道詔令。</p>
詔令荊州牧劉表、會稽太守孫策、徐州牧劉備共同出兵征討袁術。</p>
同時曹操還下發一道旨意給袁術,隻要袁術直接投降可饒他不死。</p>
袁術勃然大怒,起兵十五萬以抗各方來襲。</p>
荊州劉表不願公然與朝廷作對,便陳兵五萬在邊境震懾袁術。</p>
孫策調兵兩萬隨時準備插手戰局分得一席之地。</p>
徐州劉備和曹仁一同整兵備戰,駐守小沛的關羽也領兵前來。張飛則棄守平原,帶兵一同前來會和。</p>
曹操通過眼線確定北方袁紹和公孫瓚的戰況如火如荼,便親率十萬大軍南下討賊。</p>
淮南大戰,一觸即發。</p>
劉備一行針對袁術在豫州的地盤進攻,劉表從旁牽製,劉備一行十分輕鬆地便將袁術在豫州的勢力趕回揚州。</p>
曹軍主力則直麵袁術徐揚主力,雙方展開激烈大戰。無奈袁術手下眾叛親離,可用者少之又少,主力軍一退再退,連連戰敗。</p>
孫策則趁機襲取後方,慢慢蠶食東吳屬地。</p>
待袁術反應過來時,原有的十一郡已丟的隻剩三郡。麵對曹操的包圍網,袁術不得不設法突圍求援。</p>
求援信送到袁紹之處,袁術願將帝號與玉璽相讓隻求袁紹出兵。</p>
袁紹大喜,連忙答應來使。來使走後田豐說明利害關係,力勸袁紹不可接過帝號,也不可相助袁術。袁紹信服,以冀、幽戰事焦灼為借口不願發兵。</p>
袁術苦苦等不到袁紹救兵,困守壽春。</p>
六月,壽春破,袁術逃至江亭,口渴難忍,欲得蜜漿為飲而不得,胸中鬱結難解,吐血而亡。</p>
各部班師返回之時,加急軍報呈到曹軍軍中。</p>
“報,呂布再度襲擊青州、兗州,青州半數已落入呂布之手,東郡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