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戰事一片火熱之時,延津的兩方人馬也已碰了照麵。</p>
袁紹率領大軍沿河西行到延津之處準備渡河南下。段煨、淳於瓊、張遼各領五萬人馬作為先鋒準備渡河先行拿下延津以南陣地。</p>
延津渡本為重要渡口之一,來往渡船繁多。</p>
袁軍很快便收集到大小渡船五十餘艘。大船可載八十人,小船可載三十人。一趟下來便可渡河三千餘人。</p>
大軍在延津處紮營,三個先鋒軍指揮官正在指揮者先鋒渡河。</p>
第一批渡河的袁軍很快便到了對岸。上岸後三千餘人在段煨的指揮下迅速構築起簡單的防禦工事,以免曹軍趁渡河來偷襲。</p>
張遼和淳於瓊則安排著渡河的人員批次,指揮著渡河的行動。</p>
忙活了一段時間,大約已有三萬人到了對岸,下一批便是要運送一批糧草先行過河。</p>
將士們將糧草輜重帶上,渡船剛渡過一半,河流上遊突然出現了十幾艘小船。</p>
“報。將軍。渡船上遊出現了十數艘小船。將軍,需要如何處置。”</p>
張遼和淳於瓊心下一驚,莫非是有敵襲?</p>
“弓箭手準備。”</p>
張遼一聲令下,岸上、渡船上的弓手已搭箭準備。</p>
細細一看,每艘小船上不過也就三五人之數,而且身著蓑衣鬥笠,恐怕隻是普通的漁民或是謀生的艄公。</p>
小船距離渡船還有一些距離,張遼騎馬上前喊話“來者是何人?”</p>
小船上的人出來搭話“將軍。小的都是艄公,得知大軍渡河,特來相助。”</p>
“謝謝老人家。事後必給老人家報酬。”</p>
“多謝將軍。”</p>
張遼正打算駕馬而回,突然發覺這十數艘小船並不尋常。</p>
雖然船上隻有三五人人數,但這些小船吃水極深,與滿載士兵的船隻無二。</p>
不好。</p>
張遼急忙喊人放箭,弓手們接到命令即刻放箭射向小船。</p>
小船上的人急忙燃起火把丟入船身之中,隨後全數遁入河裡不知所蹤。</p>
十數艘小船儘數化為火船向渡船衝來。</p>
這一批渡船雖人少,但攜帶了大量糧草輜重,速度遠不如運兵之時。麵對上遊直衝下來的火船,渡船上的袁軍急忙加速躲避。</p>
有的僥幸避開,趕忙往對岸靠攏。有的來不及閃避隻能跳入河中避火。</p>
更多數人則來不及躲閃,與糧草輜重一起喪身於火海之中。</p>
延津渡,延津渡,此時已是一片火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