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正要離開之時,賈詡突然喊住了袁紹“袁公且慢。曹軍知曉我方呂將軍武藝天下無雙,恐會用田忌賽馬之舉,用一劣馬來兌呂將軍。”</p>
“嘶,”袁紹並沒想到這一點,若是如此,局勢便將不利於己方,“依賈先生所言,應當如何避免?”</p>
賈詡接著說道“袁公先答應曹操此事,然後提出勝敗條件,再附加一個要求。雙方將比試人員名單、順序寫好,當場共同展開。如此一來便可保證一定的公平性。”</p>
“好,那邊依賈先生所言,我便去與曹操一談。”</p>
袁紹離開營帳來到陣前告知曹操此事,曹操欣然應允。雙方都拿出了大量的糧草放在兩方中心。為確保袁紹不會趁機劫糧,袁紹大軍後退三十裡下寨,給雙方預留出準備的空間。</p>
雙方比試之事也由雙方代表一同昭告天下,違背契約者將失信於天下。這對於挾天子的曹操和四世三公的袁紹都是強而有力的約束。</p>
比試約定在兩日之後,期間雙方停戰兩日,抽出充足的時間給雙方的將領恢複並確定最終名單。</p>
答應了比試後的兩方統帥都開始感到後悔,各自都覺得落入了對方的陷阱。</p>
袁紹回營後,召集眾人商議比試的順序。</p>
賈詡分析道“此回比試雖為五戰,實則先取三場者勝。如此一來首場與第三場比賽便至關緊要。對方必定在首場或第三場派上趙雲。”</p>
董思在旁拱火提問道“那麼究竟是首場還是第三場,文和先生可敢確定?”</p>
呂布知曉董思就是想看樂子故意找茬,心下便有怒氣想要去敲打董思一頓。賈詡伸手示意呂布,接著說道“當然可以確定。趙雲會在第二場。”</p>
眾人訝異,賈詡說道兵者,詭道也。這叫反其道而行之。下官願領軍令狀,若有誤,乞斬我頭。“</p>
袁紹繼續問道”如此,那奉先第二位出場,其餘人如何安排?賈大夫不妨都說明一番。“</p>
賈詡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順序說道”第一位對方必派許褚出場,許褚力大但欠缺技巧,我方可派張遼將軍迎敵,勝算在五五之數。。第二位對方必派趙雲迎戰,我方呂將軍迎戰必勝。後三位下官便無思路,還需請袁公定奪。“</p>
袁紹想著後三人威脅不大,便說道“那便第三戰交由張合、第四戰交由高覽,董侄便負責第五戰吧。”</p>
“末將領命。”</p>
曹操喊來眾人商議名單與順序。</p>
“既然袁軍要求了順序,我們便無法用田忌賽馬的方式讓劣馬對上等馬。如此一來便隻能憑借本事。袁軍方麵有呂布、張合、高覽等良將,我方也有子龍、許褚、樂進等將領。剩餘人員與順序,諸位認為應當如何安排?”</p>
黃蓋主動請戰“末將願意出戰。”</p>
曹操即刻應允。黃蓋是跟隨孫堅一路廝殺過來的勇將,單論武藝也是十分不凡。但是還差一人。</p>
“最後一人,諸位可有人選?”</p>
曹操內心雖然想讓自家兄弟上場,但是麵對袁紹的將領,自己內心並沒有把握。</p>
此時韓愈突然開口“小子有人選,必能勝袁軍。”</p>
“賢弟所說是何人?”曹操又驚又喜,難不成韓愈這小子又給自己發現了新的猛將了。</p>
隻見營帳外一人聲如洪鐘大步走來。</p>
“某家前來相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