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從官渡去救援二地,首先便要突破如今官渡袁軍的重重包圍。
曹操連忙拒絕了孫策的提議“孫將軍年少有為。剛猛無比,曹某也有所耳聞。但袁軍並非江東軍閥,況且袁軍中尚有呂布、段煨、張遼、張合、高覽等能征善戰之輩。孫將軍不宜親身犯險。”
孫策性格十分剛直,而且對自己的能力十分有自信,對於曹操和眾人的勸阻,孫策一概不聽,隻是繼續請戰“諸位放心。策說五千騎能解圍,便是能做到。策前來並非是來守城的,大丈夫便該迎敵痛擊。策願令軍令狀,不成便斬我頭。”
話說到這份上了,眾人也沒法再行勸阻。周瑜等人雖也擔憂,但都對孫策性格十分了解,勸是絕對勸不動的。
曹操隻好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問道“既然伯符願意前去解圍,便帶一萬精騎前往吧,五千實在是太少了。”甚至一萬人,曹操都覺得太少,無異於羊入虎口,自尋死路。
孫策指著地圖說道“諸位且看,袁軍雖然包圍官渡,但是兵力分布並不一致。我從此薄弱處突圍,五千人便也足夠。而且突圍兵馬貴精不貴多。隨後我先去解陽武之圍,再去武原。”
袁軍的兵力布置正是周瑜連續觀察得來的情報。周瑜發覺呂布軍負責的區域攻城的強度是最弱的,甚至有出工不出力的嫌疑。從這一方下手便是最為容易。
而段煨負責的那一方則是玩命的進攻,比袁軍本部人馬打的還要狠。雙方損失最慘重的一段便是段煨負責的部分。
聽了孫策的分析後,眾人也逐漸認可孫策的想法。
“策還想向曹公借一人。”
“噢?”曹操問道,“何人?但說無妨。”
“常山趙子龍。”
“此事曹某做不得主,伯符得問子龍將軍的意思。”
孫策並不認得趙雲,想要開口詢問也不知哪個才是。周瑜眼神示意,孫策立馬領悟,朝著趙雲作禮問道“不知子龍將軍可願隨策同往。”
趙雲雖也希望出戰,但是此事他得聽從韓愈的決定。而且自己還有保護韓愈的責任在身。
“韓兄若準許,雲也不會惜身。”趙雲將問題拋給韓愈。
韓愈思考了片刻,心想趙雲與孫策一同,確實不用過於擔心。
“子龍想去便去吧,但是一定要安全回來。”
“雲領命,”趙雲雖然興奮,但仍冷靜地交代道,“曹公,雲與孫將軍去解圍,韓兄的身旁便少了保護,可否安排人手補上。”
沒等曹操答話,孫策搶先下了指令“公瑾,韓兄安危便交由你負責了。”
這孫策偷偷跑出來就算了,現在要冒險衝陣也算了,還讓自己給彆人當保鏢。
周瑜倒吸一口涼氣,開口說道“瑜領命。子龍將軍放心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