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曹軍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之後,那位負責守城把關的小兵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疑惑,徑直走向那位小頭目開口問道“六哥,今天的口令明明不是‘爭渡’嗎?為什麼他們沒有說出正確的口令,您卻依然放行讓他們通過呢?”
聽到小兵的問題,那位被稱為六哥的小統領臉色一變,急忙伸手將小兵拉到自己身邊,壓低聲音解釋道“你難道沒有看到他們來了多少人嗎?再看看他們展現出的那種嚴明紀律,絕非像你我這樣的普通小兵所在的部隊能擁有的。毫無疑問,這些人必定是軍隊中的精銳之師。就算他們無法回答出正確的口令,但隻要這些大爺們執意強行闖關,憑借咱們手頭上這點兒兵力,又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呢?”
小兵聽後仍然有些擔憂地追問“可萬一那一夥人是曹軍該咋辦......”
隻見六哥無奈地歎息一聲,接著說道“唉,無論是曹軍還是袁軍,這其中又有什麼區彆呢?倘若真的是曹軍攻到這裡,那就意味著袁軍已經徹底失敗了。既然大局已定,我們何必還要拚命抵抗呢?等到曹軍擊潰袁軍之後,我們直接投降曹軍便是了。而如果最終獲勝的是袁軍,以袁公一貫愛麵子的個性,他也不會追究我們此回的責任。”
小兵茫然地看著前方,然後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感歎六哥果然就是六哥啊!難怪我隻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兵,而人家卻是高高在上的百夫長。儘管如此,他並不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對錯,但他堅信隻要是六哥做的事那就一定沒錯。
與此同時,六哥的內心也正不停地嘀咕著當初選擇參軍不過是想在這個混亂不堪的時代裡找點吃食,好讓自己能夠活下去而已,並沒有什麼去建立功勳或者報效國家之類的想法。說到底,參軍左右也不過是一種謀生的活計罷了。
至於就這樣放人入關?若是平時,那還是得嚴加詢問,但戰況至此,像他們這樣區區百人的隊伍,無論怎樣努力都難以影響到整個戰局的勝負走向。放與不放,查與不查,改變的隻不過是自己這支百人小隊的結局罷了。
希望這場該死的戰爭能早日結束吧,實在是太折磨人啦。
得了六哥的指引,曹操等人輕易地便過了後續守兵較多的三個關卡。為防前後夾擊,曹操後續每過一關便調頭回來將該關守軍控製起來。花費了兩倍的時間。全軍終於來到了烏巢的側翼。
曹操派出斥候先行查探。郭圖鎮守的烏巢密不透風,四處都有十幾隊巡邏的兵士,隻要有攻打烏巢的行跡,袁軍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做出反應。
“如何?”
斥候回來將烏巢布防一一說明。烏巢內有郭圖率領的一萬兵馬,防禦工事也做的十分完善,與小路上的守軍相比,烏巢的紀律性好的簡直像另一支軍隊。
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袁軍都能迅速地集合起來抵抗。想要深入到屯糧之所,隻有強攻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