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決戰:撤軍(2 / 2)

曹操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襲擊烏巢得手,若說沒有奸細配合,那是絕不可能的。賈詡的五千兵馬被自己調離,應無通敵的可能。呂布雖然首鼠兩端、見風使舵,但自己一直占據優勢,呂布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倒戈。至於董思,雖有嫌疑,但也提出了不少良策,並且此回他帶來的十萬兵馬損失近乎八成。若董思是奸細,那麼這奸細的代價也過於慘重了,究竟是為了圖謀什麼?

袁紹坐在營帳之中,眉頭緊皺,苦思冥想,但始終無法確定內鬼的真實身份。糧草匱乏與內奸潛伏這兩大難題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心力憔瘁。即使再次開戰,恐怕也難逃失敗的命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袁紹終於下定決心\"傳我軍令,全體將士做好準備,明日一早,撤軍!\"

次日清晨,袁紹再次召集諸位將領商議撤軍細節。

\"張合、段煨、張遼三位將軍率領部分兵力負責斷後,務必確保大軍安全撤退;呂布、董思、淳於瓊隨我一同率領主力部隊返回冀州。大家都聽明白了嗎?\"

\"遵命!\"眾將齊聲應諾。

袁軍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朝著延津、白馬兩地進發,準備渡過黃河返回冀州。與此同時,曹軍的探子也迅速將袁軍撤退的消息傳遞回去。得知這個情況後,孫策、張飛、趙雲三人各自率領一隊人馬,馬不停蹄地趕來,企圖趁勢追擊,擴大勝利的戰果。

張合率先遭遇了張飛所率領的軍隊。兩人二話不說,立刻展開激戰。然而僅僅過了不到二十個回合,張合就感覺到壓力倍增,力不從心。眼見形勢不妙,張合當機立斷,舍棄部下獨自逃脫。張飛見狀,並沒有追趕張合,而是選擇帶領士兵收繳戰利品並收編殘兵,然後返回官渡。

另一邊,孫策則與段煨陷入了激烈的戰鬥。雙方實力相當,短時間內難分勝負。段煨帶領的一萬人馬戰意不減,戰場上殺聲震天,塵土飛揚,戰況異常焦灼。

趙雲與張遼相對而立,他們心中暗自達成一種默契,並沒有使出全部力量。趙雲忍不住開口勸說“文遠兄。呂布和袁紹都算不上賢明之主,你又何必苦苦追隨呢?”

張遼微微搖頭,輕聲回應道“子龍,你應該了解我內心所想。”聽到這句話,趙雲歎息一聲,對於張遼的心思,他當然心知肚明。然而,如果讓張遼繼續跟隨呂布,那麼將來恐怕隻會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一想到這裡,趙雲手中緊握的銀槍似乎突然增重了三分,而與他交鋒的張遼也敏銳地察覺到了趙雲心境的變化。隻見趙雲眼神一凝,沉聲道“既然如此,文遠兄,今天子龍說什麼也不能放你離去了。”

張遼嘴角微揚,露出一抹堅定的笑容,朗聲道“子龍若真有本事能將我攔下,那就儘管一試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