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麵對前來拜訪的韓愈和呂布等人,袁譚雖不敢明麵上得罪,但也並未對對方有什麼好感。“袁尚那家夥丟了幽州,真是好事啊。至於援助一事。如二位所見,本公子目前與袁尚正在交戰,並無可用兵力能夠調配,呂將軍還是另行設法吧。”
遭到拒絕後,韓愈環顧四周,發現辛評在側,便不緊不慢地說道“袁公子何必拒人於千裡之外。如今公子僅有青州一地,手中可用之人也不過逢紀、審配、王修、管統等人。反觀袁尚雖無大公子領兵才能,卻有淳於瓊、高覽、田豐等人相助……”
“哼。你是來羞辱本公子的嗎?彆以為本公子不知道官渡之戰你和趙雲殺了我多少袁軍,本公子不介意當場將你拿下。”袁譚怒摔酒杯,親衛立刻湧入廳中,頓時劍拔弩張。
“大公子若想自尋死路,在此殺了我等,必將與曹公、玄德公等人交惡。屆時大公子更無成事的可能。但倘若大公子願意借出部分兵馬,讓溫候將家眷從幽州救出。屆時溫候必將回報。武有溫候、張遼、高順之勇,智有文和之謀。即便是一州之地,也有與袁尚爭鬥的資本。”
聽完韓愈的話語,袁譚將手下屏退後,韓愈又繼續說道“況且溫候為何會來到此處求援?不正是因在袁尚處先行碰壁?而大公子若是願意伸出援手,袁尚自然會成為溫候與大公子共同的敵人。”
袁譚聽後心中暗自竊喜,但表麵上還是不動聲色地繼續追問“即便有溫侯相助,以我們目前掌握的青州地區和有限兵力,想要與袁尚相抗衡仍然困難重重。不知道在玄德公那邊,是否可以請韓兄幫忙說幾句好話呢?”
韓愈語氣委婉地回應道“這畢竟是你們袁家內部之事,玄德公作為外人實在不便過多乾涉。不過,自古以來嫡長子繼承家業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玄德公身為漢室宗親,必定會尊重並遵守這樣的傳統製度。”
雖然韓愈並未直接給出肯定答複,但他所提到的\"遵循古製\"恰好是袁譚最想聽到的話。對於袁譚來說,他其實並沒有真正期待劉備會派遣軍隊前來支援,隻要對方能在道義和輿論方麵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袁譚故作鎮定地點點頭,表示認可韓愈的說法,並接著詢問“既然如此,那麼接下來咱們就可以進一步商討合作事宜了。隻是不曉得這次行動需要從我這裡調撥多少兵力呢?眼下戰局緊張,軍中能夠調動的人馬確實相當有限啊。”
“一萬騎兵。”
“三千。”袁譚毫不猶豫地還價道,他深知自己需要儘可能減少兵力的投入,但同時也要確保任務能夠完成。
“五千騎兵。”
“隻能三千。”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達成了一致三千騎兵。韓愈心中稍感寬慰,他本身就隻想要三千騎兵。一萬騎兵恐怕是袁譚的全部家底,提出來也隻不過是讓袁譚砍價。
“有一點還需明確,一個月內無論事情成敗如何,這三千騎兵都必須返回。期間所產生的任何損失,都將由玄德公您來承擔。不知韓兄意下如何?若是同意,我們就立下字據作為憑證。”
韓愈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理當如此。”他明白戰爭本就充滿變數和風險,誰也無法保證絕對的勝利。但既然接受了委托,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於是,辛評開始起草契約,詳細列明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待到一切條款都確認無誤之後,韓愈和袁譚先後在契約上簽名畫押,表示對此事的鄭重承諾。
“今日我便會派人去集結兵馬,並準備充足的糧草物資。韓兄明日可再與溫侯一同前來點閱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