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2 / 2)

“下策,”少年諸葛站起身子說道,“下策便是趁如今曹操立足未穩之際,讓劉表出軍牽製曹操,再讓孫權派一軍佯攻兗州吸引曹軍注意力,我方再派一支騎兵襲取許都。事成則可一舉擊敗曹操,不成則失徐州,主公尚可退往荊州另起爐灶。”

劉備、韓愈二人聽完後都咽了咽口水。下策實在是膽大至極,但收益也絕對是最高的,並且也具有不小的成功率。韓愈不禁感歎誰說諸葛不會奇兵、險兵?少年諸葛用奇用險,老年諸葛用正用穩。

什麼子午穀奇謀?那是九死無生,把性命完全交給老天去決定的愚蠢決定。相較之下,在這種局麵奇襲許都,才算是有建設性的奇謀。

劉備也忍不住問道“先生覺得下策成功率幾何?”

少年諸葛說道“不足五成。”

五成,五成!這個成功率不可謂不高。劉備有些心動,接著問道“依先生之見,下策的弊端在何方。”

“在於劉表、孫權是否與主公同心。若兩方隻是走個過場,此計必敗。”

少年諸葛絕非危言聳聽。在戰場之上,將背後交給盟友,絕對是愚蠢的舉動。唯一能信任的永遠隻有己方。再好的盟友也是因利而合,因利而散。

劉備思量了許久,也不免歎了口氣。隻要賭上一回,成了便可完成心願。不成尚有退路。但……

“上策有失仁義,下策過於冒險。中策不驕不躁,不急不緩,進可攻、退可守,也不失仁義之名。若采納中策,先生、四弟以為如何?”

“但憑主公決定。”

“那邊采納中策,還勞煩先生設法說服景升和江東與我們結盟。”

少年諸葛起身再拜,堅定地說道“亮,領命。”

商討完戰略後,劉備便先行離開。少年諸葛發覺韓愈流露出失望之色,心中便有了推測。

“退之可是覺得中策欠佳?”

韓愈搖了搖頭說道“中策極好,隻是上策更佳。”

少年諸葛歎了口氣說道“主公不允,亮也理解。不過是捷徑與正路的區彆,相信在你我與眾人努力之下,遲早也能抵達終點。”

“先生可知荊州局勢?”

少年諸葛點了點頭“自是知曉。”

韓愈鼓起勇氣,將心中的想法說出“大哥不願自取,何不讓劉表親手相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